四季养生
随着两个孩子出生和与日俱增的工作、生活压力,规律健身成了我最奢侈的事情。同身边女性朋友们聊到这个话题,大家一致认为:主动运动是天天喊着要做,却始终找不到合适理由和条件去做的事情!毕竟,总有比运动更重要的事情,总是说不出口那句“你看会儿孩子,我去运动会儿”。结果,我到处讲座给别人说运动多么好、多么重要,自己却总找不到运动的机会,直到身材臃肿、身体技能断崖式下降,我才重拾起这件“奢侈品”,坚持6个月后,在“运动对女性的好”这个论断里我获得了更新的认知和发现。
坚持运动会使女性有种强烈的掌控力。
高校女教师的人设总是被人为地提升很多:“你都是大学老师了,你还教育不好孩子”、“你都是大学老师了,怎么还会有婆媳矛盾”、“你是大学老师,除了教学还有不能放松的科研”。高校女教师明显感觉自己能控制的事情越来越少,而制定运动计划并如约完成后,会有种强烈的掌控感,看着自己日渐变好的身材,由内而外的自信心就树立了起来。
运动锻炼能够有效延缓衰老已被科学证实,人类肌肉力量和储备在20到25岁时达到最大值,随后每10年递减10%左右。随之而来的是行动缓慢、身体机能降低,自我效能感下降。适当的抗阻训练可以延缓肌肉丢失,使锻炼者拥有比同龄人更好的身体状态,继而通过掌控力获得生活、工作中的自信心。
坚持运动会增强女性情绪稳定的能力。
有一次跟姐姐聊天,她说:“做了妈妈的女人只要心里不累,就不会觉得累。”我连连夸赞她说了句比教授还深刻的话,她认真地说:“这就是50年来真实的生活经验。”对比身边沉浸在家庭、生活、工作中的大学女教师,因为背负的更多,加上传统文化对角色定位的固化,大学女教师需要花费时间、精力去处理情绪。相比较闺蜜聊天对情绪的舒缓,一场酣畅淋漓的运动能起到更好的效果。
单次运动可以使人体产生令人愉快的多巴胺,缓解大脑的压力,产生愉悦的心情。克服各种困难,感受运动带来的酸爽感时人体会分泌多巴胺,这种令人开心、愉悦的激素有助于女性保持情绪稳定。同时,很多烦恼是“汗溶”的,一场运动出些汗,烦恼也随之减少很多。例如八段锦运动可以有效缓解抑郁情绪和肌张力、提升肢体运动功能,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或者,每天在晴空阳光下散步或慢跑20~30min,每周进行5天,坚持一段时间后,会明显地感觉到紧张、焦虑、抑郁、思维紊乱、贪食少睡、疲乏无力等症状逐渐减轻。
坚持运动是良好生活方式的有效载体。
当代高校女教师,需要站得了讲台、坐得住科研的板凳、教育得了孩子、端得了厨房的油锅。一个人活出千军万马的感觉需要有良好的体能做基础,需要有健康的生活方式来保障,而运动则是良好生活方式的有效载体。坚持跑步的人,经历了运动中呼吸困难,迈不开腿的难受,相对容易控制住吃炸鸡的冲动;制定了运动计划的人,更能良好地执行早睡早期的作息习惯;懂得科学健身的人也更了解食物供能的原理,不轻易胡吃海塞,会选择干净、健康的食物,饮食更科学合理。
以上描述了运动的3大功效,大家可能还会有疑虑,哪儿来那么充足的时间去运动?其实,坚持运动是可以像过日子一样“家常”。我这6个月的运动执行方案跟大家分享。
晨起,下床洗漱,观察一下身体状态,一切良好,就原地做20次振臂扩胸,给孩子准备早餐时,拎起油桶做20次负重提拉,看到手边的重物(装满水的保温杯等)做几次哑铃弯举;
上班时,开车到办公室把车停得远一些,快走进去。进入办公室后,关门做30秒的开合跳,唤起一天工作能量也激活神经系统,随后给自己定上闹钟,每隔1个小时,就提醒自己站起来,走动倒水、活动颈椎、深蹲跳跃、原地小跑步、拉伸等“微运动”也可以令身体出汗,轻松完成一天的运动需求;
下班接孩子时,我习惯跑步去接,等待时原地小跑步,或静态拉伸。接到孩子后,欢乐地跟他们一起走一段路,回到单位开车到家,如果送孩子去辅导班时,这更是难得的运动机会。
到家后,我习惯在小区跑步20分钟再上楼,时间不长自身没有压力,家人也没察觉自己在健身。晚上,洗碗、看电视、聊天时,我会采用微弯膝盖“高马步”的姿势,既可以锻炼臀部大腿肌群,也可以预防腰肌劳损,似乎还带给家人一种我做家务格外用力的感觉。若是有整块儿时间,我就会在家里铺上垫子,系统运动一会儿,往往这个时候也会引来孩子们的参与,意外获得亲子运动时间,为良好睡眠创造条件。
我活在“运动促进健康”的世界里,也因为运动带给了我意想不到的美丽和自信,运动中的女性会比别人更快乐,也多一条生活的选择,看到这里的你,赶紧运动起来吧,运动可以让你遇到更好的自己哟!
【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版权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分享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