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养生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健康长寿  >  四季养生
从“放弃治疗”到重生:一例心梗患者的安宁疗护启示录
发布时间:2025-06-30     作者:    浏览量:87   来源:健康中原人   分享到:

当医生无奈说出“做好最坏打算”,当家属含着泪签下放弃ECMO的同意书,当患者被送往安宁疗护病房,那一刻,生命仿佛在黑暗中坠入深渊,所有希望似乎都已破碎。然而,生命的转机,往往藏在最不被看好的角落里。

近日,发生在信阳华信圣德康复医院一例急性心梗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死里逃生的真实故事,不仅是信阳华信圣德康复医院“永不言弃”治疗理念的生动诠释,也让我们看到在绝境中与死神搏斗,对生命永不放弃的医者仁心,他们用行动诉说着医学的温度与力量。

病情危急:当所有希望似乎耗尽

48岁的纪先生因突发胸痛10小时被送往当地医院,确诊为: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这是最凶险的心梗类型之一。急诊手术中,他的血压无法维持,连夜转至省外三甲医院。检查结果令人窒息:
心脏超声:前壁心肌几乎“瘫痪”,收缩功能严重受损;肌钙蛋白>2000ng/ml(正常值<0.1ng/ml),提示心肌大面积坏死;肺水肿进行性加重,随时可能呼吸衰竭。

省外三甲医院医疗团队建议立即启用ECMO(人工心肺)辅助下的急诊手术,但费用过高家庭无力承担,且愈后极差,家属最终选择放弃,转入信阳华信圣德康复医院进行安宁疗护。

安宁疗护的积极救治:一场生命的拉锯战

转入安宁疗护病房后,医护团队并未因“临终关怀”的标签而放弃治疗,而是制定了“减轻症状+功能恢复”双轨策略:

1.循环支持:大剂量血管活性药物(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维持血压,严格液体管理,减轻心脏负荷;

2.呼吸支持:呼吸机辅助通气,改善肺水肿导致的缺氧;

3.并发症防控:抗凝预防血栓,利尿减轻水肿,营养支持增强免疫力。

第13天,血管活性药物逐渐减量,成功脱离呼吸机,患者胸痛症状消失。第35天,患者能自行下床活动,无胸闷气促。

第43天,心功能稳定,转至上级医院完成:冠脉支架植入术,最终康复出院。

医学反思:安宁疗护的“边界”与“可能性”

1.安宁疗护≠放弃治疗:当疾病不可治愈时,目标从“根治”转向“症状控制+功能维持”,但部分患者可能因此获得逆转机会;

2.“预后极差”需要动态评估:心肌暂时性功能丧失,可能被误判为不可逆坏死,持续支持治疗为心肌恢复赢得时间;

3.家属决策的复杂性:经济压力、预后不确定性常迫使家庭选择保守路径,但医患需共同探索“最优解”。

给家属的建议:如何面对绝境中的选择

1.理解医学的不确定性:即使医生预判悲观,个体差异可能带来转机;

2.明确治疗目标:与医护充分沟通,区分“治愈性治疗”和“支持性治疗”;

3.重视症状管理:疼痛、呼吸困难等缓解可显著提升生存质量,甚至影响预后。

纪先生的故事并非鼓励盲目坚持,而是提醒我们:安宁疗护可以成为“生命守护”的另一种形式——它不承诺奇迹,但为奇迹留了一扇窗。

生命不息,救治不止!“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在治愈与安慰之间,还有医护人员尊重生命的情怀和责任。

【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版权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分享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