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西安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人文西安  >  人文西安
临潼姜寨村落遗址——迄今发掘的中国新石器时代最完整的聚落遗址
发布时间:2023-04-07     作者:   来源:学习强国西安学习平台   分享到:

概述

姜寨聚落遗址坐落在骊山北麓,位于原临潼县城(今临潼区)北约1000米的临河(石瓮寺水)东畔的二级台地上,也是渭河南岸的二级阶地,正好是古渭河与临河的交汇处,就在陇海铁路以南,临潼火车站与县城南北公路以西的三角地带,西距西安城25千米多。遗址东西长310米、南北宽180米,其面积达5万平方米,文化层厚3—4米。经考古学家论证,姜寨村落遗址是与半坡遗址大约同时期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为当时发掘的中国新石器时代面积最大的一个遗址,1996年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姜寨遗址的考古工作始于1972年,至1979年结束,共进行了11次发掘,长达8年。经过大规模的田野考古发掘,发现了从仰韶文化早期到龙山文化晚期的五期文化遗存,其中处于最下层的仰韶文化早期原始聚落保存最好,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姜寨村落遗址。其他时期的遗存破坏均较严重。

姜寨村落整个遗址分为居住区、陶器烧造场和墓地3个部分,环壕、窖穴、牲畜圈栏、道路以及广场等有规则分布其中。考古队以T(探方)、F(房屋)、H(窖穴)、K(灶坑)、HG(环壕)进行编号,区别记录考古发掘的现场状况。整个聚落的外面,有4道小沟环绕着,将居住区与墓葬区分开,居住区位在环壕以内,窑场位在聚落西部临河东岸,广场位于村落中间。

根据姜寨考古报告得知,居住区略呈圆形,布局较整齐,总面积约2万平方米。所有房屋都围绕广场形成一个圆圈,门户也向中央广场方向开。房屋约有120座,主要是方形和圆形,按大小可分为大型、中型、小型3种,大房子的面积53—87平方米(F1最大124平方米),中等房子24—40平方米,小房子4—18平方米。按建筑方式可分为地面建筑、半地穴和地穴式3种。

遗址内共出土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1万多件,生产工具以磨制石器为主,还有许多骨器、角器、蚌器、陶器等。生活用具主要为陶器。

姜寨遗址持续时间之长、规模之大以及保存之完整、布局之清晰,在我国史前考古发掘中都是罕见的。

从这一聚落所揭示的情况看,无论是当时的设计思想、平面布局、建筑技术,或者是居民的生产状况、生活情景(家庭、婚烟、意识形态)、社会组织结构(部落、胞族、氏族、家族)、社会性质等,都反映得比较全面,为研究黄河流域的史前考古、原始社会史提供了丰富的科学资料。它向人们展示了一幅原始人丰富多彩的生活画卷。

姜寨遗址和半坡遗址距离很近,生活在半坡期的两处先民属于同一文化的人类,他们是邻居,隔河相望。

姜寨遗址和半坡遗址一样,出土有精美的彩陶,显示出先民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的探索精神和经验总结,体现了先民们朴实、真切的审美意识。这些彩陶作品中最著名的人面鱼纹盆,是重要的代表性器皿,在史前考古史上属于重大发现,具有极其重要的研究价值。

姜寨遗址是继半坡遗址以后,在关中发现的更加完整的聚落遗址,姜寨遗址的聚落形态成为史前人类生存方式的典型,被许多大学的考古学、历史学教材和博物馆展陈进行模拟教学、研究和传播,成功入选20世纪中国考古学一百项重大考古发现。

(来源:本文摘自西安市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编、三秦出版社2021年12月出版的《西安文化遗产辑录》第二辑,主编:赵荣、李郁)


【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版权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分享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