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妙招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家庭百科  >  家有妙招
你买的防蚊产品,真正管用的成分只有这几种……
发布时间:2025-03-26     作者:叶慧   来源:华西医生   分享到:

随着天气转暖

相信已经有人

成为了第一批蚊子受害者

反正早晚都是防

不如现在就开始

今年小编早早整理好了防蚊攻略赶快收下吧!

图片

被蚊子咬了,有时候不只是痒一下那么简单,还可能惹上一些传染病,全世界已经发现300余种蚊传虫媒病毒,比如大家熟知的登革病毒、基孔肯雅病毒、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等。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感染性疾病中心的叶慧教授表示,在我们国家,最容易遇到的几种蚊虫传播疾病是登革热、疟疾、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都属于国家法定乙类传染病。

一但哪只“幸运蚊”叮了这些疾病的患者,就会秒变“病毒扩散器”,随机挑选下一位倒霉蛋……

能跟带着病毒的蚊子在茫茫“蚊海”中相遇,靠的不只是运气和缘分,更需要在意的,还是蚊子的数量、所在区域、防蚊措施、灭蚊强度等因素。

简单来说就是——防蚊要认真,灭蚊手要狠,不要给它们乱来的机会。

图片

经过跟蚊虫多年的战斗,大家应该都有丰富的防护经验了。

驱蚊手环、驱蚊贴、驱蚊液、蚊帐、蚊香、穿浅色长袖长裤等等,都是常用且有一定效果的个人防护手段。

但很多驱蚊方式都有一些槽点,相信大家都有点感同身受:

驱蚊手环、驱蚊贴:范围有限,蚊子是防了,但只防一点点;

蚊香:只保屋里“一方平安”,普通蚊香不仅熏蚊子,还熏人、熏宠物;

蚊帐:固定设施,太不方便了,可以称之为“蚊虫避难所”;

花露水:主要作用是清凉、缓解蚊虫叮咬带来的痒感,味道挺好闻,但驱蚊效果有限;

长袖长裤:有的蚊子下手狠,衣服都叮穿,根本挡不住。

相比之下,驱蚊液真的是救大命,适用场景更广,身上一喷,屋里户外都能用得上。

不过,很多人用的驱蚊液总觉得效果不一,每天还是要被蚊子亲切问候。

这种时候就要考虑一下,你选的驱蚊液有效成分及其浓度是不是到位了。

图片

目前驱蚊液当中,真正有效的成分包括避蚊胺、派卡瑞丁(又称羟派酯)、驱蚊酯等等,其中避蚊胺和派卡瑞丁应用相对更多一些。

避蚊胺:对多种节肢动物都有效,如蚊子、咬蝇、恙螨、跳蚤和蜱,应用经验最丰富;

派卡瑞丁(又称羟派酯):一种新兴的的哌啶化合物,广谱驱避剂,对多种昆虫有效,如蚊、蠓、蜱、沙蝇、螨;

驱蚊酯:被广泛应用的时间较短,但驱蚊效果是被认可的,化学性质稳定,能够在不同气候条件下使用。

挑选驱蚊液产品的时候,盯着这些成分买就对了。

作为驱虫剂销售的其他药物,比如香茅醛、各种植物油、维生素补充剂和草药制剂等,效果都有点一言难尽。

不过要注意,虽然它们都是“蚊虫杀手”,但是在应用时还是有很多区别的,叶慧教授表示:常见的避蚊胺和派卡瑞丁,在安全性和舒适性上就有很多不同。

避蚊胺

☆ 避蚊胺的严重不良反应少见,但皮肤过度吸收可导致皮炎、过敏反应和罕见的神经毒性;

☆ 避蚊胺还会破坏一些塑料以及由合成纤维制成的衣服,例如氨纶或人造丝;给皮肤带来油腻、黏湿的感觉;

☆ 大多数含避蚊胺的驱虫剂可用于儿童,但不推荐儿童使用含有避蚊胺的防晒霜或其他需要涂抹的产品,因为反复涂抹(防晒成分可能需要)会导致接触过量避蚊胺。

派卡瑞丁(又称羟派酯)

☆ 与避蚊胺相比,派卡瑞丁的耐受性非常好,无味、不黏、不油腻,也不刺激皮肤、不污染织物或降解塑料。

☆ 对孕妇、儿童更友好,根据现有数据,正确使用派卡瑞丁也不太可能导致妊娠问题。

☆ 适合宠物家庭,有研究表明用派卡瑞丁对大/小鼠、豚鼠、兔子和狗做毒理性评价时,其急性毒性和慢性毒性都被评为“很低”。

专家提醒:驱蚊液的浓度并不是越高越好,需要综合考虑有效性和安全性,做出合适的选择。

在挑选驱蚊产品时,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做选择。相比之下,派卡瑞丁更温和、适用性更广。

10%的派卡瑞丁可达到很好的驱避效果,这也是兼顾了蚊虫驱避效果和安全性的“黄金浓度”。

最后提醒大家,在使用驱蚊液产品时还是要注意这些事项:

▷ 使用适量驱蚊剂薄涂在皮肤上,注意不要太多;防止驱蚊剂与眼、口和生殖器接触;

▷ 切口和伤口或发炎、刺激性或湿疹性皮肤上不应使用驱蚊剂;

▷ 不要吸入气雾剂,不要在封闭的空间或食物附近喷洒,也不要让其进入眼中;

▷ 无需频繁涂抹驱蚊剂;

▷ 如果要同时涂抹防晒霜和驱蚊剂,应先涂防晒霜,后涂驱蚊剂;

▷ 最好使用单纯的防晒霜和驱避产品,因为防晒霜常需更频繁地涂抹;

▷ 游泳、洗涤、出汗、擦拭、锻炼和降雨会缩短防护时间。

对了,驱蚊液不是让你痒了再喷的,它的作用是驱蚊!驱蚊!驱蚊!建议大家每日出行都可以喷涂使用,整个夏天,蚊子退退退!

声明:本文系医学相关教育科普文章,不涉及具体治疗方法或医疗行为,不得替代医院就诊行为。

参考文献

[1]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派卡瑞丁和避蚊胺产品认定的意见[J].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公报,2023,(12):62.

[2]杨晴晴,范开元,郭锦,等.新型驱蚊虫成分及制剂的研究概况[J].中国医药科学,2024,14(01):52-55+102.DOI:10.20116/j.issn2095-0616.2024.01.11.


【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版权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分享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