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西安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人文西安  >  人文西安
【长安里的文物】壁画中的唐朝:持花男装侍女图
发布时间:2025-01-24     作者:   来源:学习强国-西安学习平台   分享到:
持花男装侍女图。1975年,陕西省富平县房陵大长公主墓前甬道西壁揭取。
持花男装侍女图是房陵大长公主墓壁画中的一幅,图中,侍女头戴黑色幞头,身穿棕红色翻领开胯胡袍,下着浅色条纹紧口裤,脚穿柔软轻便线鞋。腰间系有革带,带上挂着鞶囊。左手置于胸前,右手举一枝萱草花,姿容健康而丰满,神情雅而专注。
侍女身上所着的胡服,也是唐代妇女喜欢的一种装扮。胡服从春秋战国时就开始传入中原,但在妇女中间流行并成为一种风尚,是在唐代贞观至开元年间。唐代所谓的胡服,实际上包括西域地区的少数民族服饰和印度、波斯等外国服饰,其款式为身穿翻领镶边窄袖开襟胡袍,下配条纹紧口翻边裤,脚蹬靴或软锦镂空履。胡服上常系有革带,革带上常垂有若干条小带,以悬挂算袋、刀子、砺石、契苾真、哕厥、针筒、火石袋等七件物品。这种革带叫作蹀躞带,上面悬挂的七件物品俗称“蹀躞七事”。但一般妇女却省去了原来的“七事”,而改成了狭窄的皮带,有时只悬挂一鞶囊而已。
鞶囊是用皮革制成的小包,也有用丝织品制成的,名称依然沿用鞶囊之称。鞶囊里面可以置放一些随身需要携带的物品,如手巾、印章及钱币等。唐代妇女喜欢使用香料,因此鞶囊里也存放香料。贵族妇女将其佩戴于腰际,随着摇曳的步伐,香气袅袅袭人。
【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版权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分享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