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人物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科技人物  >  科技人物
黄汲清院士:突破理论束缚,摘掉“中国贫油”帽子(下)
发布时间:2024-05-07     作者:杨丽娟   来源:中国科学报   分享到:

石油普查蓬勃开展

石油与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密切相关,新中国急需发展石油工业。1954年5月,地质部成立矿产普查委员会(以下简称“普委”),李四光任主任委员,黄汲清、谢家荣任常务委员,负责技术领导。普委的任务原本是指导全国性的各种矿产普查勘探。12月,地质部将石油普查列为重点任务,普委改为石油普查的主管部门。1955年起,普委的工作重心转为全国性的石油、天然气普查勘探,不再承担其他矿产的普查工作。

1954年底至1955年初,为了准备第一次石油普查会议,黄汲清组织普委和地矿司燃料室的技术人员收集并讨论分析资料。他认为找油工作应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在四川省、鄂尔多斯地区、华北地区以及松辽、准噶尔、吐鲁番、塔里木、柴达木等盆地均部署了普查队伍。

根据陆相地层适宜于生油、储油的理论和对中国大地构造的深入研究,黄汲清强调中、新生代大型盆地应是主要的找油对象。

1955年1月20日至2月11日,地质部在北京召开了第一次石油普查工作会议,历时20天。会议确定地质部的主要任务是加强地质普查,提出含油远景,圈定最有希望的油区,提供勘探后备基地,并决定组建新疆、柴达木、鄂尔多斯、四川、华北5个石油普查大队。全国范围的大规模石油普查工作由此展开。

1955年5月22日至10月10日,黄汲清到新疆、柴达木、鄂尔多斯西缘等地进行了为期4个半月的野外检查和指导,其间在西北大学作了《从西北地区大地构造特征谈石油远景》的报告。11月1日至12月2日,黄汲清到四川石油普查大队指导野外工作,在四川石油勘探局会议上,作《对四川盆地找油的探油方向和方针的一些意见》的报告。

1956年1月20日,地质部在北京召开第二次石油普查工作会议,黄汲清作《一年来石油普查地质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及对今后工作的一些建议》的报告,主要讲解野外工作的各种方法,供实际测图、填图和找油的地质人员参考。

也就是在这一年,普委进一步扩大了油气勘查的规模和范围,新组成9个石油普查大队,在西起新疆戈壁沙漠,东至东海、黄海之滨,北达松辽盆地,南抵滇、黔、桂高原的范围内蓬勃地开展油气普查。

1956年9月,普委改组为石油地质局,黄汲清任总工程师,兼任新成立的地质部地质矿产研究所副所长。他深感责任重大,故决定编制一幅《中国含油远景分区图》。图纸以他主编的1:300万中国地质图为基础,划出含油远景分区,辅以详细说明书,以作为石油普查勘探工作之参考。

1957年2月远景图绘制完成,3月8日,黄汲清在地质部石油地质专业会议上展示了这幅《中国含油远景分区图》,并作了《对我国含油气远景分区的初步意见》的学术报告。

在各大盆地的石油普查中,黄汲清特别关注四川、鄂尔多斯、松辽、华北四大盆地,指出华北盆地主要是寻找中、新生代的含油气层,松辽盆地应沿松花江进行路线调查,鄂尔多斯盆地应把重点放在西部边缘,四川盆地要在川中及川南进行勘查。

因此,在《中国含油远景分区图》中,他特意将这四大盆地用醒目的深橙红色圈出,说明这是最有远景的地区。塔里木、准噶尔和柴达木三大盆地也用专门颜色圈出,表明它们是含油的重要地区。

世界石油史上的奇迹

1955年,黄汲清(中)带领北京地质学院学生到北京西山野外考察

《松辽平原找油方向》手稿

第一次石油普查会议后,作为普委的技术负责人之一,黄汲清将松辽盆地作为重要遗留课题,授意技术员苏云山查阅资料,起草了《松辽平原石油地质踏勘设计任务书》,并亲自修改,后由普委下达东北地质局。

1955年8月,由韩景行等组成的踏勘组开始了松辽盆地的石油普查。他们沿松花江两岸和沈哈铁路附近进行勘查,发现松花江群的大片陆相砂页岩露头,其中包含有可能生油的灰黑色页岩和微体化石,后者被证明属白垩纪。

1956—1957年间,地质部加强了对松辽盆地的地面地质和物探工作,了解白垩系地层层序的构造特征以及可能的含油岩系。到1958年初已初步断定松辽盆地是一个远景很大的含油盆地。1958年4月17日,在吉林前郭县达里巴村的南17井中、白垩系姚家组的467米井段,发现厚达70厘米和50厘米的含油砂岩,之后,在其他许多地点先后钻到富含原油的砂页岩系,显示出松辽盆地具有良好的油气远景。

1959年春节期间,时任地质部副部长的何长工主持召开重要会议,时任石油工业部部长余秋里、副部长康世恩等参加会议。鉴于松辽盆地很可能是一个大型含油气盆地,会议决定地质部与石油工业部在该盆地的油气勘探中协同作战,联合对松辽盆地进行石油勘探,以全面了解松辽盆地全部地层层序和深部构造。

春节后,黄汲清到长春与李奔、韩景行、吕华等地学工作者会面,收集并研究松辽盆地的地质、物探和钻探资料。2月15日,黄汲清作了《松辽平原找油方向》的发言,给出了松辽平原生油层、储油层和储油构造以及找油的意见,认为含油层系可能不是一层而是多层,应使用深钻开展深部石油地质研究,并敦促布置基准井。

9月26日,松基三井喷出大量原油,证实了松辽盆地是具有经济价值的大型含油地区。时值国庆十周年的大喜日子,经黑龙江省委第一书记欧阳钦建议,石油工业部决定将这个改变中国石油工业落后面貌的大油田命名为“大庆油田”。

1964年,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富春在会上宣布,中国人使用洋油的时代即将一去不复返。黄汲清作为全国人大代表从地球科学的角度,向代表们讲解了大庆油田的发现经过。

松辽盆地从1955年石油地质勘查到1959年出油,仅用4年时间,从开始布置野外工作到油田的初步建成,也不过8年,这样的速度不但在中国是第一次,在世界石油勘查历史上也是创纪录的。

大庆油田的发现是地学界集体合作的结晶、多个部门的协同合作、学术权威的顶层设计和现场指导、技术骨干和一线工人的埋头苦干,一起创造了这个世界石油史上的奇迹。

1982年,“大庆油田发现过程中的地球科学工作”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3名在大庆油田发现过程中作出重要贡献的地学工作者获奖。黄汲清代表全体获奖人员接受了证书。

1986年8月,黄汲清(坐者左一)在大庆与研究人员进行座谈

科学要直接为国家的经济建设服务

晚年的黄汲清依旧未停下探索的脚步,始终心系我国的石油开发。1984年7月,中国石油学会在北京召开座谈会,在“对增长我国油气储量的建议”中,黄汲清再度强调,大型盆地沉积的多层生油、多层储油,并指出要特别注意松辽盆地、华北盆地和苏北盆地。

1984年9月,黄汲清赴乌鲁木齐参加第三次塔里木油气资源座谈会,就塔里木盆地的构造,主要生油气层系、储油气层系,以及油气田类型和勘探方向等发表了长篇演讲。

他认为,生油地层可能有早古生代、石炭纪、二叠纪(海相为主)、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第三纪(陆相及海陆交替相)。主要找油地带是中央隆起带(即巴楚隆起)、塔北隆起带、且末隆起带以及它们的两侧,在这些隆起带有可能找到大油田。令人惊喜的是,在黄汲清作报告后不到一周,西北石油地质局就在塔北隆起带的沙参2井钻出工业油气流。

1986年,已82岁的黄汲清再次赴大庆油田考察,在详细了解油田勘探、开发的基础上,对大庆油田工作提出了详细的书面意见和建议。

1991年4月,在全国政协七届四次会议上,黄汲清作了《建设以开发塔里木盆地石油天然气为重点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经济特区,促进国家的现代化》的发言,对塔里木盆地油气远景、地质储量进行了估计,从地质、水文等方面对开发区的工作提出了多项建议。

1994年,黄汲清与钱学森、王淦昌、王大珩一起荣获首届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获奖发言中,他说“科学要直接为国家的经济建设服务”,希望塔里木及中国西部的石油勘探和开发能够加快进行,为21世纪国家的现代化找到“石油接班人”。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原石油工业部)和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在塔北、塔中多处获得工业油气流,实现了塔里木找油的重大突破。

近70年的地质生涯,黄汲清心怀“敲遍天下每一块石头”的愿望,“手把锤子出大门,上高坡,下深谷,越大山,爬峻岭”,徒步万里,踏遍祖国河山,凭借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扎实专业的理论基础、成熟丰富的实践经验,为我国石油资源的勘查和开发,为松辽盆地、渤海湾盆地等大油气田的发现作出了卓越贡献,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国际地质学界影响深远。

为纪念黄汲清对中国大地构造和石油地质作出的卓越贡献,国际小行星委员会批准将编号“215023”的小行星正式命名为“黄汲清星”。从此,浩瀚的宇宙中多了一颗“黄汲清星”,在历史的长河中闪闪发光。

【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版权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分享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