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西安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人文西安  >  人文西安
临潼姜寨村落遗址:遗址区分布
发布时间:2023-04-18     作者:   来源:学习强国西安学习平台   分享到:

姜寨遗址依山傍水,地处临河、渭河的二级台塬上,地势虽然较高,整体呈东北高西南低之势,但较为平缓,落差也就10米左右,是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因而在很早以前的仰韶文化直至龙山文化时期,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居然绵延长达2000多年。而且历史上并未遭到大规模破坏,所以文化地层较为复杂,现存发掘面积较好,在相当于遗址区五分之二的区域内,发掘的文化层居然有5层,分别称为姜寨第一期、第二期以至第五期,对应的为半坡早期、史家、庙底沟、西王村和客省庄第二期(龙山文化晚期)5种类型的文化。

由于各个时期在此居住的人口多少不同,形成村落的大小各异。故有些地段只有一个时期的堆积,有些地段则有两个时期的叠压堆积,有的地段甚至有三个时期或四个时期的叠压堆积。在叠压堆积的地段内,有的紧紧相连,有的只有间隔的叠压关系。

根据考古发掘报告,姜寨第一期和第二期虽然文化有较大差异,但是应该属于同一类居民的不同生活时期,他们的文化有延续和继承关系。学术界研究姜寨聚落遗址,一般而言是指第一期遗址及其文化遗存而言。姜寨第二期居址虽然发现较少,作为聚落研究的证据不足,但文化遗存比较丰富,弥补了仰韶文化半坡期与庙底沟期过渡阶段的重要缺环。姜寨第一、二期与三期、四期直至五期的文化层构成了姜寨遗址完整的史前文化形态。有些学者研究姜寨聚落并不区分第一期、二期,而是将之作为仰韶文化半坡类型来对待,所做结论也归纳为姜寨半坡期的文化现象。

姜寨第一期(即半坡期)文化遗存因层位居于最下层、埋藏最深而且保存得最为完整。考古发掘结果表明:姜寨第一期发现120座房屋、297座窖穴、2个牲畜圈栏、2处牲畜夜宿场,加上1处中央广场、2条道路、4条壕沟、380座墓葬(其中土坑葬174座、瓮棺葬206座)、3座陶窑等遗迹,布局规整,分布有序,从而构成了一个十分完整的史前聚落。

姜寨第一期遗址发掘面积约2万平方米,揭露出一处基本完整的氏族聚落布局,其聚落总体布局分为居住区、陶器烧造场和公共墓地三部分。

居住区位于聚落中心,东西径长210米、南北径长160米,面积约3.36万平方米,平面基本呈不规则椭圆形。西部以临河为天然屏障,北、东、南三面有4条人工壕沟所环绕。

居住区内有中心广场,约为4000平方米的空地。空地周围略高,向中央逐渐低平,局部地方保留着当年人们踩踏过的路土。广场上没有发现任何一期聚落的重要设施,仅在其西部发现用黄土和料姜石铺垫的道路2条,均为东南—西北走向,并于道路侧畔发现牲畜夜宿场2处,分别位于西组和西北组大房子(F53,F74)前,形状不规则,均长径17米,面积均约53平方米。表面有20厘米厚的灰土堆积,无柱洞、灶坑之类遗迹,周围也未发现栅栏遗迹。西安半坡博物馆何周德先生对“牲畜夜宿场”一说提出质疑,认为或许正是中心广场祭祀区。

中心广场周围分布的房子,分为5群。每个房子群以一座大房子为主体,周围分布着20座中小型房子,所有房子的门均朝向中心广场。房子附近分布着储藏东西的地窖群、家畜圈栏和小孩瓮棺葬。陶窑场集中在居住区西的临河岸边,此外,在有的建筑群内也有零星分布。

居住区周围有4条大壕沟呈半圆形围绕着,壕沟上宽下窄,但是口宽、底宽、沟深并不一致。东南壕沟(HG1)长46米,呈东北—西南走向,南段上口宽1.8—3.2米,底宽1.2—1.3米,沟深2—2.4米;东北壕沟(HC2)长48.3米,呈西北—东南走向,南段上口宽1.5米,底宽0.6米,沟深1米,北边壕沟(HC3)呈东—西走向,现存长47米,中段上口宽2—2.5米,底宽1.1—1.24米,沟深1.5—1.66米;南壕沟(HG4)呈东北—西南走向,长73米,上口宽2—3米,底宽0.5—0.52米,沟深1.8—2.04米。壕沟底部均有20厘米左右不等的淤土,壕沟外沿高于内沿,应该是属于防御性的人工设施,或者也有防水排水的功能。

在探测中发现,北边壕沟(HG3)西部被现代村庄所压,南边壕沟(HC4)西部被临河洪水和平整土地所破坏,但从其走向看,有可能一直延伸到了临河岸边。壕沟HG2东南端口与壕沟HG3西北端口可以衔接,两者实际上是相连接的一条壕沟。但是东边和南边的3个壕沟(HG2—HG1—HG4)之间互不衔接,沟与沟之间至少也有6—7米的通道。通道旁边还发现有小房子F10、F130,当为村落出入口的看护设施。这样整齐有序的壕沟显然是人工挖成的,而且考古发现,部分沟段开挖之时打破了一些较早的窖穴和房屋,有的窖穴和房屋还被隔在沟外,但是它们又是属于同一时代,说明壕沟晚于村落建成,是在村落初具规模以后根据需要才挖成的。

居住区壕沟外发现有3个公共墓地(东、东北、东南)和2个疑似墓葬点(北偏东、西北)。从整个聚落遗迹特别是5组建筑群来看,可能居住着由5个氏族组成的一个胞族或一个较小的部落。

(来源:本文摘自西安市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编、三秦出版社2021年12月出版的《西安文化遗产辑录》第二辑,主编:赵荣、李郁)


【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版权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分享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