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西安
经过100多年的研究,学术界普遍认为,仰韶文化始自公元前5000年左右,距今大概有七八千年,持续了2000多年的时间,大致对应着上古传说时代三皇五帝中的炎帝、黄帝、颛顼[zhuān xū]、帝喾[kù]等所处的时代。仰韶文化主要分布在黄河中游地区,包括陕西关中、河南大部分、山西南部、河北南部,并延续到甘青交界、河套地区及湖北西北部。仰韶文化展现了中国新石器时代母系氏族社会以及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的时代特征。由于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广泛影响,所以从一开始就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特别关注。
20世纪50年代初,陕西关中半坡遗址和与之同时发掘的河南豫西的庙底沟遗址,都有较大的考古发现,虽然它们都归类于仰韶文化系列,但是,明显有所不同,尤其是庙底沟的彩陶更加丰富多彩,花卉花瓣的形态比较生动。于是,人们就提出了一个问题,半坡、庙底沟和仰韶文化之间究竟如何定位?于是,形成了仰韶文化的第二次大讨论。
此前的第一次大讨论源于仰韶文化的发现者安特生提出的“仰韶文化西来说”,始于20世纪20年代初,引起中国考古学家的质疑,从1926年李济发掘山西夏县西阴村遗址开始,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发现,才得出并非如此的结论,到了20世纪70年代末“仰韶文化西来说彻底破产”,这一结论与李济、裴文中、苏秉琦、严文明等前辈学者的不懈努力分不开。第一次讨论时间跨度很长,期间伴随着现代考古成果的不断发现,主要是河南、山西、陕西、甘肃直至新疆等地发现的大量彩陶成为直接的考古学证据,很有说服力。
第二次大讨论是围绕半坡遗址和庙底沟遗址展开,是基于两个遗址所发现的彩陶特征等的比较,主要问题是哪个更早一些,二者之间的关系如何?争论持续的时间也较长。二者类型明显不同,无可争议,但是如何定位?一时之间难有定论。直到20世纪60年代初,河南洛阳王湾遗址和陕西彬县下孟村遗址的发现才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证据。二者的庙底沟期遗存明显打破并叠压在半坡期遗存之上,于是半坡文化早于庙底沟文化的观点得到承认。20世纪70年代初临潼姜寨遗址庙底沟文化和半坡文化清晰分明的地层关系,再一次证明这一观点。于是,半坡遗址被命名为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属于仰韶文化早期,也称半坡文化;庙底沟遗址被命名为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也称庙底沟文化。
然而,二者之间的关系如何,半坡的鱼形纹饰与庙底沟的鸟形纹饰究竟是什么含义,两个聚落之间又是如何影响,一直没有定论。此后,随着20世纪70年代河南磁山—裴李岗文化、陕西宝鸡北首岭遗址和临潼白家村遗址的发掘,考古学家终于发现早于仰韶文化以前,还存在另一种更古老的文化,称之为“前仰韶文化”。其时的白家文化的彩陶纹饰虽然尚处于萌发阶段,却与半坡早期纹饰存在着有机的历史联系。经过相关专家的研究论证,提出白家文化的彩陶文化是半坡文化的根源,而且半坡的彩陶文化对于庙底沟彩陶有一定的渗透和影响,基本上辩证地解决了中原地带彩陶文化的起源问题,说明了庙底沟文化和半坡文化的关系问题。至于半坡的鱼纹和庙底沟的鸟纹,一般认可它们是各自的图腾符号,但是对于图腾的禁食成为这一观点的一个障碍。或许说它们是“族徽”更为恰当。不管如何,学术界普遍认可庙底沟文化是仰韶文化的鼎盛期,其主要文化元素是以蔷薇花图形代表的彩陶艺术,其核心区是以秦晋豫(关中东部、晋南、豫西的三角地)为中心的中原地带,被苏秉琦先生称之为“中原核心区”,并以此为中心衍生、辐射到东南西北各地,产生了令人惊奇的深远影响,于是形成了以彩陶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史前中国文化圈的热潮,这就是仰韶文化的第三次大讨论,时至今日,还在争论中。
(来源:本文摘自西安市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编、三秦出版社2021年12月出版的《西安文化遗产辑录》第二辑,主编:赵荣、李郁)
【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版权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分享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