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教育
爸爸妈妈们好不容易“哭一路送一路”,经历了开学灾难大片,成功把家里的小宝贝送进了幼儿园。
但操心的老父老母们,这颗心却从没有放下。
“宝宝在学校吃不吃得惯?”
“和同学老师相处得好不好?”
“他还那么小,会不会被周围的同学欺负?”
种种担忧萦绕在心头,本以为把娃交出去能安心,没想到反而有些糟心。网上一位爸爸就深有感触,家里的小公主上幼儿园时,不小心被其他宝宝抓了一下,留了阴影,死活不想去上去。好劝歹劝,小家伙才同意继续上学。
身为老爸的赵先生,心里却一点也不踏实,偷偷跟在女儿后面,躲在幼儿园门口汽车后边,整整观察了女儿90分钟,看到内向的女儿绽放了笑容,才满意地会到了家。
幼儿园也是个小社会,磕磕碰碰在所难免。有些家长和老师可能觉得,才几岁大的孩子,心思单纯,天真无邪,孩子之间“打打闹闹”都是常态,不能算“欺负”。但美国学者们长期调查后发现,即使是在幼儿园,孩子依旧有“被欺负”的风险。
平时孩子偶发性的冲突,造成的争吵甚至是身体上的冲撞,还是属于人际交往中可能出现的正常行为。“欺负”则带有更明显的企图伤害性,多次重复性和力量的不均衡性。
它可能是肢体上的“打”、“踢”、“抓”、“咬”,施暴者仗着自己的身体优势对受害者进行长期的身体伤害,这在幼童受到欺负的表现中出现最多,占据了所有“欺负”行为的78.06%。
欺负也可能是言语上的侮辱、戏弄,或者是针对受害者进行人际上的孤立。比如常常拿受害者的名字起哄,让其他同学不和受害者交朋友等。
曾经有这样一个案例:
一天午饭时,5岁的小女孩Vicky和小伙伴一起坐在桌子上吃饭。
她先问了大家一句:“喜欢吃巧克力的请举手!”,并迅速地举起了自己的手。其他小朋友也纷纷举起了手。
接着,她又说了一句“喜欢意大利面的请举手!”,再次举起了自己的手,其他的小伙伴也纷纷跟随。
最后,她说了句“喜欢Carmen的请举手!”。但这一次,她没有举手,所有的小朋友都没有举手。那个叫Carmen的女孩哇哇大哭......
看,”欺负“这件事其实很随机,它可以发生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甚至是任何人的身上。
研究调查发现,欺负者往往比被欺负者要来得高大、强壮,他们习惯于通过“控制他人”来获得内心的成就感,并觉得这是一件可以拿来炫耀的事情。
他们选择受害者时,并不完全有针对性。理由可以很奇葩,比如“你的衣服他不喜欢”,“你今天的午饭闻着味道不好”,都可能成为他攻击受害者的理由。
如果被针对的孩子表现出顺从、哭闹或者惊慌逃跑等对外界刺激敏感的行为,欺负者的内心会得到很大的满足,并且开始不断的重复这种“加害”过程让自己觉得有价值。
体型弱小、缺少同伴、长相有缺陷的孩子容易被加害者选为目标。很多家长可能觉得自己孩子人高马大,不去欺负别人就不错了,但根据调查,爱“欺负人”的孩子也很容易成为被排挤的对象。
一个经常在学校仗着自己身体优势“欺负”人的孩子,如果一旦受到老师的批评或者被别人孩子贴上“坏孩子”的标签,很多孩子都会自发地把自己归类于“英雄”的一边,而从心里去“孤立”这个坏孩子。如果这个孩子继续表现出不友好的攻击行为,其他孩子会认为他“咎由自取”,加深对他的孤立。
并不是所有的欺凌都能被发现。很多老师会把这种“幼童欺负”处理为一场“幼童冲突”。家长如果发现活泼的孩子突然间情绪低落,孩子抗拒上幼儿园等这种疑似孩子遭到“欺负”的情况,要及时与老师保持沟通,引导老师认识这些可能存在的“欺负行为”,及时将欺负断绝于苗头。
当孩子被欺负时,很多家长可能第一想法就是打回去。但以暴制暴并不是一个好办法,而且孩子总要长大,作为家长并不可能做到实时防护。
德国针对4岁以上的孩子就专门设立了自我防御课程,教会孩子能识别侵犯,自我保护。它包括以下几点:
1. 让孩子知道权利的界限
想要识别侵犯,首先得让孩子清楚哪些是自己的权利,哪些是别人的权利。规则意识很重要。
你的东西别人不能碰,但同样的东西未经允许你也不能随便拿。
你不能打别人,但别人也不能打你。尊重是相互的。
2. 向欺负者大声说不
告诉欺负者“你这样的行为,并不是一个正确的行为”,不要容忍顺从。
“你们打我是不对的”,“抢我的东西也是不对的”
坚定地说出自己的想法,不要慌张,施暴者很多内心很“怂”,你足够坚强,他们会产生动摇,“这个人并不好惹”,不再来打扰你。
3. 出现情况要及时跟他人求助
做孩子坚强的后盾,告诉孩子“幼儿园里,遇到不愉快的事情,一定要及时和爸妈说”。平时也要多留意孩子的行为是否有异常,做个有心人。加强与老师之间的交流沟通,及时了解孩子的在校情况。
【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版权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分享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