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生态日
春在中国,逐绿而行。2022年全国两会,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共谋绿色未来,路径更加清晰明确,方法更加务实科学。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特别强调,坚持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在降碳的同时确保能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粮食安全,保障群众正常生活,不能脱离实际、急于求成。
这是对国家重要能源基地内蒙古自治区的重托,更是对全国有力有序有效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明示。
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最近多次强调的,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不是别人要我们做,而是我们自己必须要做,但这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等不得,也急不得。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把握步骤节奏,先立后破、稳中求进。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将完成全球最高碳排放强度降幅,用世界历史上最短的时间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事情的难度可想而知。
这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变革,必然会面临压力,但压力往往又是前行的动力。对于这场执政能力的大考,既要坚定不移推进,但又不可能一蹴而就、毕其功于一役,需要科学谋划、务实决策和高效执行。既要立足当下,一步一个脚印解决具体问题,积小胜为大胜,又要放眼长远,克服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思想,把握好降碳的节奏和力度。
先立后破、稳中求进,体现的正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循序渐进、持续发力的辩证思维、系统观念。
先立后破、稳中求进,就需要系统谋划,全国一盘棋。
新时代的全面深化改革,凸显了顶层设计的重要性。自双碳目标提出以来,我国展现出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巨大勇气、坚定信心和空前力度——出台碳达峰行动方案,启动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加速构建……在今年全国两会的“部长通道”上,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何立峰表示,已经完成了17个省份双碳实施方案的衔接,其余省份也在抓紧进行。
唯稳中求进方能行稳致远。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要充分考虑局部特定及地区之间、行业之间的差异,因地制宜,协同推进,不搞齐步走、“一刀切”。
试点先行是改革的重要方法。要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和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率先实现碳达峰,组织开展碳达峰碳中和先行示范,探索有效模式和有益经验。
2月20日闭幕的北京冬奥会成为第一个“碳中和”冬奥会。国家速滑馆“冰丝带”铺就“最快的冰”、碳排放趋近于零,靠的是新型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千余辆氢能大巴穿梭于赛场,奥运史上首次实现全部场馆绿色电力全覆盖,节能、低碳能源、废弃物与废水处理等诸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汇聚成新发展理念在冬奥实践中的生动样本。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以5.2%的能源消费总量增速支撑8.1%的GDP增速。煤炭消费占比下降0.9个百分点,清洁能源消费占比提升1.2个百分点,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3.8%。
可以看到,绿色减碳发展已经成为“稳增长”不可忽视的主要内容。中国以实际行动向世界集中展现了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的坚强决心和不懈努力。
同时也要看到,“富煤、贫油、少气”是我国能源结构的基本特征。环顾全球,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交织,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大国博弈日趋激烈,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身处其中,发展是第一要务。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一定要立足以煤炭为主的基本国情,抓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增加新能源消纳能力,推动煤炭和新能源优化组合,传统能源逐步退出必须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的替代基础上。
凝心聚力,其道大光。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站在时代的关键坐标,全国两会为改革计、为发展谋。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刘世锦指出,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是用绿色技术替代传统技术,要减少碳排放,而不是减少生产能力,不是降低增长速度。应着眼于形成新的绿色供给能力,在确保产业供给安全前提下平稳转换。
稳中求进的核心是安全降碳。实现双碳目标尤其要讲究章法,要强化底线思维,“碳冲锋”和“运动式”减碳都是要不得的。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根本上是要依靠生产生活方式的深刻转变。这不仅需要各地方、各行业、各类企业参与,也需要城乡居民共同参与,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春潮澎湃风正劲,重任千钧再杨帆。“稳字当头、稳中求进。”“落实碳达峰行动方案,推动能源革命,确保能源供应,立足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通盘谋划,推进能源低碳转型。”政府工作报告掷地有声。(中国发展改革报社 记者 王健生)
责任编辑:王希学 李振
【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版权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分享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