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文人顾仲曾言,饮食之人有三种,一为“哺餟[chuò]之人”,即食量大,不挑剔粗细好坏之人;二为“滋味之人”,即追求烹饪的精美细致新奇,不吝花费之人;三为“养生之人”,不追求新奇,只追求食物的洁净补益。顾仲推崇第三种饮食之人,故编撰了《养小录》。
然人是复杂与善变的,一段时期的“哺餟之人”之人未必一生如此,“养生之人”也有可能需要先经过“滋味之人”的阶段。三种饮食之人在人生中或可几度转换也未可知,这种转换,在食物中也能体现。
西安人做八宝饭,江米、豆沙、红枣、核桃、莲籽、百合、葡萄干、山楂等凑足八样,加糖蒸制为八宝甜饭。这样的八宝饭,适合“养生之人”的养生需要,又何尝不是“滋味之人”的味觉享受呢?将八宝饭以荤油炒制,加少许咸味垫底,使其甜味更加突出,香甜滑润,就成了深受欢迎的细沙炒八宝。在缺油少味的年代里,大部分人想做“哺餟之人”而不得,偶尔一次的“滋味”享受就够回味良久。近年来,国人衣食无忧,富饶如此,“哺餟之人”少,“滋味之人”与“养生之人”越来越多,然而炒甑糕忽然火了起来,这不就是细沙炒八宝的变种吗?可见对油润与甜蜜的喜好,是“善变”之人的不变之味。
细沙炒八宝
原料
江米、细豆沙、红枣、核桃仁、蒸莲籽、青梅、葡萄干、百合、白糖、冰糖粒、猪油
制法
1.枣、葡萄干、桃仁、青红丝、青梅、百合与莲籽拌匀。江米煮至八成熟,滗净水分后倒入碗中,加冰糖粒、白糖、猪油拌匀,投入装有七种料的碗中,用旺火蒸熟待用;
2.猪油烧四成热,倒入蒸熟的原料。豆沙加水拌成糊状倒入锅中,加入白糖翻炒,并徐徐淋入猪油,炒至起沙、软嫩、不结团、明亮光滑时,出锅装盘,撒上果脯即成。
特点
色泽棕红、油亮,味道香甜绵软。
【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版权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分享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