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养生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健康长寿  >  四季养生
立秋暑去风清扬,滋阴润肺最为先
发布时间:2021-08-24     作者:   来源:西京医院   分享到:

凉风至 白露生 寒蝉鸣

立秋,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农历每年七月初一前后(公历8月7-9日之间),太阳到达黄经135度时为立秋。"秋"就是指暑去凉来,秋天的开始,既有落叶知秋,又有禾谷成熟的意思。立秋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立秋有三侯,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立秋后由于盛夏余热未消,秋阳肆虐,通常还会热上一段时间,民间亦有“秋老虎”之说。  

立秋节,也称七月节,有秋忙会、食秋桃、贴秋膘、啃秋、喝秋水、秋社、摸秋等习俗。秋属金、金主肺,秋季养生重在养肺,立秋时节,自然界阳气逐渐敛降,阳消阴长,养生调理应从消暑清热逐渐向滋阴养肺过度,顺应阳气的敛降。秋气应肺,秋燥渐显。

图片1.png

1、立秋转季防面瘫,薄衣御寒始于秋 

立秋处于三伏中的末伏前后,俗话所说“三伏带一秋,还有二十四个秋老虎”,这个时期身体既容易被暑热所伤,也容易因风寒侵袭而出现面瘫,随着夜幕降临人体阳气从外往里收,此时体表腠理偏虚、御寒能力下降,过度吹风纳凉,风寒之邪侵袭头面则可致面瘫。特别是空调风口或电扇冷风切忌正对头面直吹。

古人云:春捂秋冻,不生杂病。立秋之后,要正确领会“薄衣御寒”,不要气温稍有下降就立马添衣加裤,民谚“二八月,乱穿衣”,说的是穿衣感受。不过,凡事都应有个限度,对于年老体弱及慢性病患者,“薄衣御寒”更应该慎重。

图片2.png

2、立秋护肺三大宝穴

秋气与人体的肺脏相通,肺开窍于鼻,而其表现在皮毛。秋高气爽也带着燥气,若肺气失调,则容易出现鼻干口燥、干咳、喉咙痛等上呼吸道疾病。因此有“肺为娇脏”的说法。秋季护肺,按揉穴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鱼际】属手太阴肺经,宣肺泄热,利咽止痛。位于手外侧,第一掌骨桡侧中点赤白肉际处。

图片3.png

【曲池】有很好的清热作用,每天下午1-3点按揉穴位,因为这个时间段是阳气最盛的时候,按揉此穴位可使阳气降下来。位置:屈肘成直角,在肘横纹外侧端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图片4.png

【迎香穴】迎香穴属阳明大肠经,“不闻香臭从何治,迎香二穴可堪攻”。

每天双手按在两侧迎香穴上,往上推或反复旋转按揉2分钟,鼻腔会明显湿润、通畅很多。

图片5.png

3、加强锻炼健体魄

经过夏季高温的炙烤,人体能量消耗较大,机体免疫力往往下降,秋季是传染病高发的季节,从立秋开始加强锻炼,强健体魄,增强机体抗病能力。“早卧早起,与鸡俱兴”。早卧顺应阳气收降,早起则利于肺气宣发,让人精神饱满,精力充沛,进行有节律的呼吸调息,吐故纳新,改善肺部功能,节气养生操安排起来吧!

4、滋阴润燥食疗方

俗话说:“一夏无病三分虚”,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秋季是进补的大好时机。中医的治疗原则是虚者补之,不能无病进补和虚实不分滥补,对症服药才能补益身体,否则适得其反;药补不如食补,食补则以滋阴润燥、润肺化痰为主。

《素问·脏气法时论》曰:“肺主秋……肺收敛,急食酸以收之”,辛味发散泻肺气,酸味主收降肺气,姜、葱、蒜、韭菜、辣椒、胡椒之品辛香宣散而泻肺伤阴,在立秋之后不宜多食,仅作为烹饪配料。诸如乌梅、山楂、杨桃、秋梨膏、苹果、柚子等酸甘生津之品可适当多食,有敛肺酸收之效,以使肺气平降。

图片6.png

白果炖乌骨鸡

【原料】乌骨鸡1只,白果、莲肉、糯米各15克,胡椒3克,调料适量。

【制法】将乌骨鸡宰杀后,将白果去壳、取仁去芯;莲肉、糯米用温开水泡发并洗净,然后根据自己口味调味后放入鸡腹中。在锅中加入适量清水,放入处理好的乌骨鸡,用旺火烧沸,除去汤面上的浮沫,再改用小火炖至鸡肉熟烂即可。

【功效】具有补肾固肺、止咳平喘、健脾和胃、平肝祛风之功效。

图片7.png

西洋参麦冬茶

【原料】西洋参 10克,麦冬10克。

【制法】泡水,代茶饮,每天1次。

【功效】麦冬养阴生津,润肺清心,适用于肺燥干咳,津伤口渴,心烦失眠,内热消渴及肠燥便秘等。西洋参补气之品。

l发布:西京医院融媒体中心

l作者:谢海娟 曾辉


【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版权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分享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