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宣传栏
肖应棠
肖应棠(1914年—1980年),幼名应堂,1914年出生于西安灞桥新合乡肖阎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少年时期,父母先后离开人世,11岁时寄身外祖母家,平时帮舅父打理零活。
1929年,陕西原国民二军李虎臣部来漕渠仓招募新兵,为求得生活出路,年仅15岁的肖应棠便毅然投军。同年12月,在共产党员策动下,发动了著名的大冶暴动(也称“大冶兵暴”)。当时肖应棠给程子华当勤务兵,参加了这次武装起义。部队起义后,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兵团”,开赴江西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1929年11月,肖应棠参加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从1930年到1934年,他经历了井冈山“反围剿”斗争锻炼,升任连长,并被组织选送到瑞金红军大学学习。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红军大学的干部和学员合为干部团(又称“红色干部团”),陈赓为团长,宋任穷为政委,肖应棠担任二营五连连长。长征中,红色干部团一直担任着中央机关和首长的警卫任务。在争夺遵义、土城,抢渡金沙江诸多战斗中,肖应棠率领五连战士英勇作战,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受到中央军委的表彰。
长征到达陕北后,肖应棠进入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1937年初改名为“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简称“抗大”)学习。1937年,由抗大调任晋察冀军区第一分区作战科长,后升任营长、团长、军分区司令员。在此期间,肖应棠率部参加了平型关战役、黄土岭战役等著名战役。在黄土岭战役中,所部打死日军名将之花“阿布规秀”中将,收复了涞源、广灵、蔚县等广大地区。在参加“百团大战”,坚持敌后斗争中,累挫敌锋,为巩固、扩大察甫和保(定)北抗日根据地作出了贡献,晋察冀第一军分区也成为全国抗日根据地中的模范军分区。
在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时期,肖应棠曾先后任晋察冀野战军第二纵队第四旅旅长,八纵队副司令员、军长兼宁夏军区第一副司令员,中国人民志愿军副参谋长。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58年7月,作为最后一批志愿军离开朝鲜回国。后任内蒙古军区副司令员、政协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1980年8月逝世。
【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版权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分享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