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西安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人文西安  >  人文西安
形体杂技
发布时间:2021-04-20     作者:耿占军 杨文秀   来源:摘自《汉唐长安的乐舞与百戏》   分享到:

汉代长安的形体杂技有冲狭和倒挈。

冲狭,从字义上看,是指从一个极狭窄的空间冲越过去。张衡的《西京赋》在描述“冲狭”这个节目时是这样写的:“冲狭燕濯,胸突铦锋。”张铣的解释是:“狭,以草为环,插刀四边,使人跃入其中,胸突刀上,如燕之飞跃水也。”薛综的解释是:冲狭,“卷簟席,以矛插其中,伎儿以身投,从中过。”燕濯,“以盘水置前,坐其后,踊身张手跳前,以足偶节,逾水,复却坐如燕之浴也”。从考古所获图像资料等情况看,张铣的解释应该是比较符合实际的。这就是说,冲狭这一杂技节目,是用柔软的草编成圆环,四周插上尖刀,刀尖向内,其间隙仅容一人。表演时,伎人从中飞跃而过,胸膛擦着刀尖,好似燕子从水面掠过,格外紧张惊险。类似于我们今天的钻刀圈。但在迄今发现的汉代冲狭的图像资料中,“狭”并未“插刀四边”。如在四川宜宾地区出土的汉代画像石棺江安一号棺右侧的宴饮百戏图中,除了有一人抛三丸,一人掷三剑,还有一人手持圆环,另外一人作冲狭状,正欲飞身从环中跃过。 图中的圆环四周,就未见插刀的痕迹。这大概与技艺的水平高低有关。因为从插了尖刀的狭中穿过是非常惊险的,它要求艺人必须胆大心细,把握准确,否则,稍有差错,轻则皮开肉绽,重则剖体身亡。因此,除了水平高超的宫廷艺人,一般的民间艺人是不敢冒险穿越刀圈的。

微信图片_20210420132714.jpg

宜宾地区江安 一号画像石棺宴饮百戏图

倒挈见于西汉前期贾谊的《新书·匈奴》。他在向汉文帝提出的招徕匈奴人的建议中说:“令妇人傅白墨黑,绣衣而侍其堂者二三十人,或薄或掩,为其胡戏以相饭。上使乐府幸假之倡乐,吹箫鼓鼗,倒挈面者更进,舞者蹈者时作,少间击鼓,舞其偶人……清卢文弨解释说:“倒挈, 即今所谓筋斗也。面者,假面也。”而筋斗技艺,是杂技的基本功之一,应用十分广泛,不仅可以单独表演,也可以糅合到其他杂技项目中。在山东沂南北寨村汉墓画像石的乐舞百戏图中,有一名杂技艺人双手据地,身体由后向前翻,正在进行筋斗表演,体态矫健,动感十足。说明筋斗技艺在汉代已经达到了相当的水平。

不过,关于倒挈的解释,当今学者还有不同的看法。傅起凤、傅腾龙认为:倒挈即倒立。而萧亢达则认为,“倒挈面者”是指“倒挈面戏”,是一种“要求伎人的头从身后弯曲置于双足之间,用双手握住足胫”的柔术。尽管二者的解释可能不一定正确,但倒立和柔术在西汉前期即已出现却是不争的事实。1969年4月,在山东济南北郊无影山南坡的一处西汉墓地,出土了一组属于西汉前半期的彩绘乐舞、杂技、宴饮陶俑,其中有四个作杂技表演的青年男子,头戴尖顶赭色小帽,身穿紧身及膝短衣,腰束白带。前二人双手据地,举足倒立,相对作“拿大顶"表演,体态矫健,稳重有力。再后有二人,一向后折腰,另一个作柔术表演,双足由身后柔和地分置在头的两侧,双手握住足胫,神态自然。除此之外,汉代的倒立还有多种表演形式,如难度很大的单手倒立、球上倒立、案上倒立、樽上倒立、戏车上倒立以及绳索上倒立等。这些都生动地反映了我国汉代杂技艺术所达到的高度水平。

微信图片_20210420132719.jpg

山东济南无影山汉墓西汉乐舞、杂技、宴饮陶俑


【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版权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分享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