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西安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人文西安  >  人文西安
傀儡戏
发布时间:2021-04-07     作者:耿占军 杨文秀   来源:摘自《汉唐长安的乐舞与百戏》   分享到:

唐代的长安城中还曾流行一种傀儡戏,它以木制成傀儡,由人牵引,使之手舞足蹈,活动如生,并伴以歌唱。这便是《旧唐书·音乐志》中所说的“窟礧子”,又名“傀儡子”或“魁礧子”,用我们现在的话讲,就是木偶戏。

据《乐府杂录·傀儡子》记载,西汉初年,汉高祖(前202-前195年在位)被匈奴的冒顿单于包围于平城(治今山西大同市东北)。在城的一面,由冒顿单于之妻阏氏把守,兵力强于其他三面。高祖的谋臣陈平了解到,阏氏的妒忌心很强,就造出了一个漂亮女妓模样的木偶人,舞于城墙之上。阏氏望见后,以为是真人,怕打下平城后冒顿纳了这个女妓,遂率军从她把守的这一面撤退,从而解了高祖的围。后来,艺人们便据此编成了戏。这种关于傀儡戏起源的说法未见前人记载,也有点牵强,恐不足信。而唐代杜佑的《通典》则认为:傀儡戏本为丧家乐,善歌舞,汉末始用之于吉庆宴会。但是,根据出土的考古资料,西汉初年已经早有傀儡用于宾婚嘉会了。看来,傀儡戏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西汉初年了。根据文献记载,唐代的傀儡戏有悬线木偶和盘铃傀儡等。悬线木偶又称牵丝傀儡和提线傀儡,在当时的长安颇为流行。唐玄宗在安史之乱后从蜀地回到京城长安,被李辅国迁于西内,曾咏《傀儡吟》一首:“刻木牵丝作老翁,鸡皮鹤发与真同。须臾弄罢寂无事,还似人生一梦中。”这里所讲的就是牵丝傀儡。唐人林滋的《木人赋》对此记载得就更为详细:“来同辟地,举趾而跟底则无;动必从绳,结舌而语言何有?……手舞而足蹈,必左旋而右抽。藏机关以中动,假丹粉而外周。”这种木偶以线牵之,表演得惟妙惟肖,很受人们的欢迎,与现代木偶已无甚差异。另据唐人韦绚的《刘宾客嘉话录》记载:大司徒杜公在维扬(即扬州,治今江苏扬州市)时曾说过,他从政之后要入市看“盘铃傀儡”。显示盘铃傀儡在当地市场上还是比较盛行的。长安作为国都所在,四方文化交汇,当亦不例外。

《乐府杂录·傀儡子》曾说到:“有郭郎者,发正秃,善优笑,闾里呼为《郭郎》,凡戏场必在俳儿之首也。”说明傀儡戏除了《弄老翁》之外,还有《郭郎》等剧目。傀儡戏本起源于民间,在进入宫廷之后,虽已成为宫廷百戏表演中的主要戏剧节目,但其在民间依然有着深厚的基础,照样是“闾市盛行”。可见,傀儡戏在唐代的长安是深受各阶层人们普遍欢迎的休闲娱乐节目。

当然,丧葬中使用傀儡子,唐代依然存在。如唐代宗大历(766-779)年间,太原(治今山西太原市西南)节度使辛云京下葬之日,范阳(治今北京西南)节度使送来祭盘,刻木为尉迟鄂公与突厥斗将之戏,机关动作,栩栩如生。另外还设有项羽与汉高祖相会于鸿门(今陕西临潼东北)之像。这些木偶虽用于丧葬,但在娱神鬼的同时,同样也能起到娱人的效果。


【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版权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分享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