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知识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健康长寿  >  医药知识
4.2亿人关注的“拉肚子”难题:选对药、补对液,才能快速好
发布时间:2025-09-16     作者:王艺倩    浏览量:349   来源:西安市通用医疗三二〇一医院   分享到:

【导语】

“护士,我吃了止泻药就好,一停又拉,是不是耐药?”

“医生,孩子一天跑十趟厕所,要不要挂水?”

    每天,我们肠道门诊都要重复回答这些问题。微博话题 “这些年拉肚子药都白吃了” 阅读 4.2 亿,说明“拉肚子”这件“小事”早已成为全民痛点。今天,我就用病房 20 年的踩坑经验,一次性把“腹泻用药、饮食、补液、就医信号”讲透。收藏这一篇,全家不再“白吃药”。

图片6.png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一、止泻药≠“治根”药:90% 的人第一步就错了

1. 常见两类止泻药  

(1) 吸附型:蒙脱石散(思密达),像“海绵”吸走毒素,不吸收入血,孕妇儿童都能用。  

(2)抑制肠蠕动型:洛哌丁胺(易蒙停),让肠道“停工”,毒素排不出,细菌/病毒反而滞留。  

2. 为什么“一停就拉”?

 洛哌丁胺只是“暂停键”,没有解决炎症、病毒或菌群失衡;一旦药效过去,肠道“报复性”蠕动,腹泻反弹更凶。  

温馨提醒:  

 · 发热>38 ℃、脓血便、里急后重——禁用洛哌丁胺!  

 · 止泻之前,先搞清“为什么拉”。

二、3分钟自测:你的腹泻是哪种类型?

指标

病毒性(诺如、轮状)

细菌性(沙门、志贺)

非感染性(受凉/食物不耐受)

发热

低热 37.3–38.5 ℃

高热 >38.5 ℃常见

通常无热

粪便

水样、无脓血

黏液脓血便

稀糊样、可见未消化食物

腹痛

绞痛+腹胀

左下腹明显里急后重

隐痛或阵发

白细胞(便常规)

正常或 <5/HP

≥15/HP 或见吞噬细胞

正常

治疗重点

补液+益生菌

抗生素+补液

调整饮食+保暖

图片7.png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三、口服补液盐(ORS)——被低估的“止泻神器”,93%的人用不对

很多人拉肚子只喝白开水,却不知脱水才是腹泻致死的主要原因。世界卫生组织指出,正确用口服补液盐(ORS),能降低腹泻相关死亡率达93%。 

1. 配制口诀

  (1)“一包盐、250毫升、少量多次防呕吐。”  

  (2)将一包标准(5.125g)ORS 倒入250 ml 温开水(约一次性纸杯),搅匀。  

  (3)成人每腹泻 1 次,喝 200–300 ml;儿童按 10 ml/kg 计算。  

2. 改善口感“小绝招”

  可加少许盐和糖,挤几滴柠檬汁,能让孩子更容易接受。 

3. 什么情况不能喝?

  严重呕吐、频繁呕血、昏迷、肠梗阻——立即静脉补液。

图片8.png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四、BRAT饮食法:24小时饮食恢复指南

拉肚子时,肠道脆弱,饮食不能乱补。按以下时间梯度调整饮食,帮肠道快速恢复:

时间餐单作用禁忌

0–6小时口服补液盐+米汤补液防脱水,减少肠刺激禁牛奶、禁果汁

6–12小时米粥+香蕉泥补充钾离子,防低钾乏力禁粗纤维蔬菜

12–24小时苹果酱+白吐司果胶吸附水分,吐司提供热量禁油煎、禁辛辣

24小时以上面条+蒸蛋+益生菌酸奶逐步恢复蛋白、调节菌群禁酒、禁生冷

温馨提示:  

· 香蕉要选熟透的,生香蕉含鞣酸,可能加重便秘;

· 苹果泥建议自制,苹果去皮蒸熟后压成泥,无添加更安全;

· 益生菌酸奶选“冷藏活菌型”,饭后吃存活率更高。

图片9.png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五、益生菌是不是“智商税”?认准3个标准再买

益生菌对腹泻有辅助作用,但选不对等于白吃,记住这3个挑选标准:

1. 看菌株号:

  选择有鼠李糖乳杆菌 GG(LGG)、动物双歧杆菌 BB-12的菌株。  

2. 看活菌量:

  每日摄入需达到10^8–10^9 CFU(菌落形成单位),才能起到效果。  

3. 看产品批文:

  优先选带“国药准字”(药品)或“保健食品蓝帽子”标识的产品,“食字号”仅为普通食品,无治疗作用。

经验贴士:

·病毒性腹泻吃益生菌,能平均缩短1天左右病程;

·细菌性腹泻需在医生指导下,和抗生素搭配使用,不能单独用。

图片10.png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六、止泻药正确用法:按腹泻类型对症选

1.病毒性腹泻(水样便、无脓血)

 → 蒙脱石散 (3 g/次,3次/日)+口服补液盐+益生菌。  

2. 细菌性腹泻(脓血便、高热)

 → 先留取大便标本,再遵医嘱用抗生素(如阿奇霉素、头孢曲松等)+口服补液盐,可联用蒙脱石散,但禁用洛哌丁胺。  

3. 受凉/非感染性腹泻

 → 腹部保暖+BRAT饮食,若腹痛明显,可在医生指导下用缓解痉挛的药(如颠茄片)。  

4.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 停用广谱抗生素+补充布拉氏酵母菌,严重时及时就医。

图片11.png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七、出现这3种情况,立即去医院!别硬扛

腹泻不是“小毛病”,出现以下信号,提示病情危重,必须马上就医:

1.便中带血或黑便,伴头晕心悸。  

2. 尿量明显减少(成人超6 小时无尿,儿童超3 小时无尿)。  

3. 精神萎靡、嗜睡、眼窝凹陷、皮肤干燥无弹性——这些是中重度脱水的表现。

高危风险人群更要警惕:  

·6 个月以下婴儿、65 岁以上老人、孕妇以及有糖尿病、肝硬化、肾衰竭等慢性病者。

·就医时,记得带上1小时内的新鲜大便样本,方便医生快速诊断。

八、居家护理5大误区,踩一个都遭罪

1. 只喝白开水:会稀释体内电解质,严重时可能引发抽搐; 

2. 喝大量运动饮料:运动饮料含糖量高,属于高渗液体,反而会加重腹泻; 3. 完全禁食:肠道缺乏能量修复,恢复速度会变慢; 

3. 滥用抗生素:会破坏肠道菌群平衡,可能引发真菌感染; 

4. 喝可乐煮姜:可乐中的碳酸和磷酸会刺激胃肠道,加重不适。

图片12.png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九、总结

腹泻不能“硬扛”,更不能乱吃药。记住四个关键:

正确补液(首选口服补液盐Ⅲ)、合理饮食(遵循BRAT饮食法)、对症用药(按腹泻类型选药)、识别危重信号(及时就医) ,就能避开误区,帮肠道快速恢复。

现在就检查下家里的药箱,看看止泻药的成分,备几包口服补液盐,把这份指南分享给家人朋友,让“吃错药、白受罪”的情况不再发生。

【参考文献】

1.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这些年拉肚子药都白吃了?》2025-05-29 直播。  

2. WHO. Diarrhoeal disease factsheet, 2025-03.  

3. 中国疾控中心《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防控方案(2025 版)》。  

4. 中华儿科杂志《儿童急性腹泻临床路径(2025 修订)》

【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版权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分享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