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西安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人文西安  >  人文西安
【长安里的文物】四乳四虺镜
发布时间:2025-07-01     作者:    浏览量:80   来源:学习强国-西安学习平台   分享到:

c041773d9ba54a7c9756548911d35e7e.jpg

四乳四虺镜

四乳四虺镜直径18.9厘米,镜背正中置半球形钮,连珠纹钮座,素宽缘,钮座外有一周凸起的宽带。主纹饰蜷曲的蟠虺纹,形象极为简化。空间填以龙、虎、飞鸟等图案,间隔四枚乳丁。

四乳四虺镜又被称为四虺镜、四蟠镜。以圆钮、圆钮座最多,座外四蟠虺形纹,通常在蟠虺的腹背两侧缀有各种不同的纹饰,以禽鸟居多,有的还配以四神的头部、兔等图案,都是素面宽平缘。所谓虺是一种想象中的爬行动物。《国语·吴语》载:“为虺弗摧,为蛇将若何?”韦昭注:“虺小蛇大。”实际上蟠虺纹与蟠螭纹十分相似,只是前者图案略加简化,形体更为鲜明。蟠虺纹在战国时期较为流行,西汉时期承袭了这种纹饰,并摆脱了战国时期繁缛细密的风格,而代以粗线条的勾勒,显得拙朴而大气。在构图上出现了以四乳丁为基点组织主题纹饰的四分布局方式,四个蟠虺在四乳之间回首卷尾呈“S”形,似在缓缓爬行,富于动感。配以粗疏交叉的斜线地纹,使整体图案像音符一般具有韵律感。

目前所知最早的四乳四虺镜为北京大葆台汉武帝太始三年(前94年)墓中出土。洛阳烧沟墓群出土的诸多四乳四虺镜中有一些是与日光镜、昭明镜、星云镜同出,其流行的时代应相同,此外还有两枚铜镜是与东汉五铢钱同时出土。在广州汉墓中,西汉后期墓及东汉前期墓都有此镜出土。由此可知,四乳四虺镜的流行从汉武帝时期一直延续到东汉。

【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版权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分享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