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西安
西安是一座“音乐之城”,如果文物会发声,那么珍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的三彩载乐骆驼俑,一定能奏出大唐长安最动听的乐章。
三彩载乐骆驼俑
一匹骆驼上坐了八人的盛唐巡回乐队
三彩载乐骆驼俑珍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它是盛唐时期三彩釉陶器,驼俑通高58厘米,骆驼昂首挺立,驼背垫椭圆形毯,架有平台,台上铺菱纹须边毯,共有七个乐俑和一位歌女。乐俑盘腿而坐,各持笙、笛、琵琶、箜篌、拍板等乐器演奏,歌女站立其中,轻舞长袖,引吭高歌。
1957年,在西安市西郊一号唐墓中出土了一件唐三彩骆驼载乐俑,墓主人鲜于廉,出身军伍,死时官至将军、上柱国。这件骆驼载乐俑的驼峰平台上有乐手四个,舞俑一个,多为深目高鼻的胡人。载乐俑以胡乐、胡舞的新颖题材,三彩釉的鲜明色调引起轰动。
三彩载乐骆驼俑
1959年6月下旬,在西安市西郊中堡村一座普通的唐墓中,又出土了一批唐三彩,其中同样有一件骆驼载乐俑,也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件,其形体虽不如一号墓出土者高大,但所载舞乐俑多达八人,不仅阵容庞大,而且乐器齐全,有助于我们研究盛唐时期的音乐、歌舞,尤其是在西域舞乐对内地的影响方面,加深了了解。
记录了千年前乐人演出的盛况
一匹骆驼上能坐多少人?资料显示,双峰骆驼一般在平原能负重250公斤左右。照此推算,一个人就算只有50公斤,那么一匹双峰骆驼差不多也只能负重五个人,而这尊唐三彩载乐骆驼俑骆驼背上有八个人,还有一平台。
骆驼上,七个男乐俑围着圈坐在平台边沿上演奏,在中间唱歌的女子,梳着唐朝妇女典型的发型,身穿高束腰的长裙。七个演奏者神态坦然,全神贯注,达到了忘我的境界,其中那位手持拍板的乐师,还歪着头,悠然自得,似乎完全沉浸在了音乐中;而那位唱歌的女子,造型线条流畅,头向上扬,右臂动作优美,神态优雅、自信。
三彩载乐骆驼俑(局部)
大漠、夕阳、驼铃、行囊,不知道这支巡回乐队,是不是也曾置身于广袤的丝绸之路上,为行走的旅人演出排遣寂寞的同时,也见证着大漠丝路的繁华?但可以肯定的是,这支乐队最终来到了长安城,被能工巧匠用唐三彩这种独特的陶器形式记录了下来,并在千年后向世人诉说着盛世长安的辉煌气象。
【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版权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分享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