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薪火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明薪火  >  文明薪火
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非遗
发布时间:2025-04-18     作者:   来源:中国文化报   分享到:

区燕明代表《关于非遗保护传承工作的建议》

答复

关于完善非遗人才激励政策,近年来,各级文化和旅游主管部门协调有关部门积极创造条件,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提供资助,保障非遗人才基本生活需要。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文化和旅游部充分发挥各级各类媒体的作用,通过新闻、直播、短视频等方式,广泛、深入参与非遗传播工作。围绕推进非遗创造性转化,会同其他部门积极创造条件、搭建平台,为非遗传承人在产品设计、品牌建设、市场营销等方面提供帮助。支持各地依托市场潜力大、带动就业强的传统工艺项目,组织系列技能培训、展示展销活动,持续推进非遗工坊建设。

下一步,将加大对非遗传承人支持力度,创新传承人培养方式,不断壮大非遗传承人才队伍。进一步提高非遗传播水平和成效,深化非遗保护理念,推动形成人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局面。继续推动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促进非遗融入当代生活。

社会效果

2015年起,文化和旅游部会同教育部等实施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帮助传承人群强基础、拓眼界、增学养。截至2023年底,共开展培训班1300余期,培训学员超4.5万人次,加上各地延伸培训,共培训学员超10万人次。如今,新媒体平台已成为非遗传播的重要阵地,2024年春节期间,各互联网平台在活动专区发布视频、图文总量超155万个,总观看量达206亿,总点赞量4.79亿。截至2023年8月,各地共建设非遗工坊6700余家。其中,2100余家非遗工坊位于脱贫地区,覆盖524个脱贫县和102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

【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版权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分享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