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西安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人文西安  >  人文西安
【长安里的文物】何家村窖藏:菱花形三足汉白玉盘
发布时间:2025-04-09     作者:   来源:学习强国-西安学习平台   分享到:
菱花形三足汉白玉盘
菱花形三足汉白玉盘高4.9厘米,直径24.5厘米,1955年西安市东郊韩森寨出土。汉白玉质地,石质洁白坚硬。盘口呈六曲菱花形,窄平沿,浅腹平底,盘壁有起伏的分瓣。下有三足,为六棱柱体。
这种菱花形盘在出土的唐代金银器中常能看到,如西安韩森寨出土的鸾鸟纹菱花形银盘、河北宽城出土的鹿纹菱花形银盘、江苏丁卯桥出土的菱花形银盘等,目前所知唐代金银器中完整且形体较大的菱花形盘,底部均有足;较小的常称为碟,一般无足。唐代玉石器中出现了仿金银器的趋向,这件汉白玉盘便是模仿唐代流行的菱花形金银盘所制。不同之处在于,金银盘底足或为蹄足,或是卷叶形足,未见有棱柱形足,这件三足汉白玉盘可能是由于石质加工不便而将足雕琢成棱柱状。
从考古资料中可知,麟德元年(664年)郑仁泰墓出土有菱花铜盘。另外唐代铜镜也有不少呈菱花形,主要流行于武则天至唐玄宗天宝以前,此后就不多见了。这可以作为菱花形盘流行时代的参考。
汉白玉在唐代称为“珉玉”。考古发现的唐代礼器如圭、璧、玉册等多是珉玉质。《元和郡县图志·蔡州》中记有蔡州新息县(今河南息县)有珉玉坑,“其玉颜色洁白,堪为器用”。隋代便已开采,后被淮水淹没。开元中,淮水改道,又出珉玉,经过水淹的珉玉温润胜过往昔,蔡州为珉玉的首贡之地。西安附近并不出产这种汉白玉,这件汉白玉盘的石料很可能出自蔡州。
【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版权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分享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