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薪火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明薪火  >  文明薪火
到4000年前,和中国古人一起“观星”~
发布时间:2025-01-02     作者:   来源: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   分享到:

12月21日,时值冬至,昼短夜长。晨曦微露之前,在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夯土建筑观象台旁,早已人头攒动。

在塔儿山山巅,随着太阳徐徐升起,阳光从观象台右侧夯土柱第二个缝隙缓缓射出,打在观测点上。这一刻,观测点、观测缝和太阳刚好成为一条直线。

“太神奇了!”游客们围拢在陶寺观象台前,连连发出赞叹。

作为中华文明起源阶段的核心遗址之一,陶寺遗址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大型聚落遗址,年代距今约4300年至3900年。不久前,陶寺遗址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早期都邑神秘面纱也随之揭开。

1.2文明薪火1.png

探源4000年前中华早期文明

1958年,陶寺遗址被世人发现。1978年,考古工作者开始正式发掘,先后出土各类文物5500余件。在遗址上,考古人员发现了迄今我国最早的精密天文观测遗迹--陶寺观象台。经考古专家复原,观象台由13根高达5米的夯土柱围成半圆形,形成了12道观测缝,观象台中心设有一个圆形观测点。站在观测点向东望去,隐约可见塔儿山。

陶寺观象台是如何观测天象的?多年来,陶寺遗址的考古工作者联合天文学家,反复求证、模拟观测,最终得出结论:在特定的节气节令,阳光会从某个观测缝中穿过打在观测点上,形成观测点、观测缝和太阳连为一线的奇观。例如,在冬至这一天,日出光束会从第二道柱缝透出;春分或秋分时节,阳光从第七道柱缝透出;而夏至日,太阳则从第十二道柱缝透出。陶寺遗址博物馆讲解员邓馥佳介绍,除冬至观测缝和夏至观测缝一年仅用一次,其余各缝均用两次。由此推算,陶寺文化时期一个太阳年共有20个节令。这也是传统二十四节气的主要源头。

除了观象台,陶寺遗址还发现了280万平方米的大型城址、气势不凡的宫殿类基址以及大型墓地等,一个沉睡于地下数千年的都城跃然于考古人员眼前。

在进一步探究中,考古人员还在陶寺遗址大型墓葬的随葬品中,发现了鼍鼓、土鼓、石磬等在墓葬中存在固定组合、固定数量、固定位置的现象。

“这些现象表明,陶寺文化时期已经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划分,初步具备了早期国家的形态。”邓馥佳介绍,陶寺遗址出土的包括陶、玉、石、漆、铜等各种材质的礼仪用器,也表明在距今4300多年前,陶寺的统治者已经“以礼治国”,初步形成了礼制与礼乐文明,这是陶寺文明最大的特点之一。

1.2文明薪火2.jpg

数字技术重现远古都邑生活

陶寺遗址博物馆已于11月中旬正式开馆,集中展出了230件(套)珍贵文物。千年文物如何“讲述”古老故事?

在陶寺遗址博物馆,工作人员刘甜介绍,为了让陶寺遗址走出尘封的历史,他们试图以科技让其在光影中“活起来”。博物馆在展陈设计中大量采用了数字化手段,以增强观众的沉浸式体验。馆内多个展区通过3D建模、全息投影和虚拟交互等技术手段,将陶寺遗址的历史、文化与科技相结合,使游客能够体验远古都邑生活。

步入礼乐文明展区,鼍鼓、土鼓、石磬、铜铃等文物和复原物映入眼帘。在这里,观众只需激活多媒体设备,便能聆听来自几千年前的悠扬乐音。在裸眼3D展示区域,观众无需佩戴任何设备,就能清晰地观赏到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历史场景:田间,农民们辛勤劳作、挥汗如雨。手工业作坊区内,工匠们全神贯注地打造器具……

陶寺遗址博物馆策展人、北京天图设计工程有限公司项目经理尹金武介绍,裸眼3D展示区域采用了一种基于投影的沉浸式虚拟现实大型显示系统,把高分辨率的立体投影显示技术、多通道视景同步技术、三维计算机图形技术、音响技术、传感器技术等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从而产生一个被三维立体投影画面包围的全沉浸式虚拟环境。

“普通居民区、宫城、手工业作坊区等都在影片中得到展示,面积达280万平方米的陶寺都邑规划井然、分工有序,让观众一目了然。”尹金武认为,这些科技元素的融入,不仅增强了展览的互动性和趣味性,更让参观者在沉浸式的体验中深刻感受到陶寺文化的独特魅力,让博物馆的故事更加生动、鲜活。


【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版权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分享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