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人物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科技人物  >  科技人物
姜蔚蔚 | 织就万物互联的“空天地海网”
发布时间:2024-12-24     作者:   来源:科学中国人   分享到:

12.24科技人物.jpg

▲姜蔚蔚

随着科技的步伐稳健前行,人类正站在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的巅峰,眺望着下一个技术里程碑——第六代移动通信技术(6G)。这颗于科技星河中冉冉升起的璀璨明珠,不仅会将信息的传递提升至前所未有的速度,更有望让虚拟与现实的边界变得模糊,构建出一个无缝融合的智慧生态。

青春不以山河远,立志国家向未来,身处织就时代“万物互联网”的造梦者之列,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讲师姜蔚蔚正以昂扬的青春浇灌着“空天地海一体化网络”的磅礴宏愿,他坚信只要沿着前辈的脚步勇毅向前,在攻坚克难的担当中历练,终能听到理想在祖国山河中拔节成长的声音。

“想到便要去做”是姜蔚蔚的人生信条。于是,他与科研结缘的过程就相对有些“周折”。从大学本科起,姜蔚蔚便依托于清华大学提供的优异平台,秉持着“开阔视野”的自我培养理念,开始辗转各地进行访学:在香港大学交流访问一年半之后,又于博士期间前往清华大学深圳国际校区进行探访深造。在毕业之后的一年半里,他先是选择进入一家企业“操持”起了量化私募相关工作,积累足够的“经验值”后,才“志得意满”地走向了科研发展的轨道。“从这些体验中,我不仅拓宽了视野,也更加坚定,与科研为伴的日子才是最适合自己的归宿。”这些人生体验与决心正成为他日后构建“空天地海”一体化通信网络的强劲动力。

2022年,经恩师陆建华院士推荐,姜蔚蔚正式加入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开启智慧“星”途的全新篇章。虽然面对着“独当一面”的全新挑战,但姜蔚蔚却没有丝毫担忧,因为作为清华学子,他虽未能亲历“航天清华一号”的研制过程,却至今还在聆听这份远在天际之外的心跳。“我们的起点,比起前辈一穷二白的时代已经好了太多,最艰难的仗已经在20余年前就打完了。”他说,留给行业“后来者”的只剩下一个关键问题,也是一道时代的必答题,即“未来的通信究竟要怎么做?”

“在现有的通信方案中,无论是长距离通信方式(公共和私人的蜂窝网络、无线电通信系统、地球同步轨道卫星通信系统、光纤通信系统、NB-IoT、LoraWAN等),还是短距离通信方式(Wi-Fi、Bluetooth、ZigBee等),在电网应用中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并且传统的应急通信方案已无法满足配电网多种应急场景中的通信需求。”入职两年有余,已成为团队骨干力量的姜蔚蔚在思考层面上的提升与成熟有目共睹。

为探讨此问题,姜蔚蔚带领团队基于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科技项目“中轨宽带卫星互联网与数字化配电网通信系统融合理论研究”,从数字化配电网通信系统需求分析、中轨宽带卫星互联网与数字化配电网通信系统融合技术研究及数字化配电网通信系统适应性改造方案研究三大关键问题切入,针对不同通信场景的应用的通信特征建立起相应的数学模型,来描述不同的通信需求。另外,他们通过解析通信终端布设点位的优化目标和约束条件,构建了通信终端布设点位优化问题的求解算法,并根据数据调度中心的改造要求,结合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服务重新定义数据调度中心的计算资源需求,设计出智能化和自动化的数据调度和控制方案,以保障应急通信场景下的通信能力。

在姜蔚蔚及其同仁眼中,具备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的通信纪元正在疾步而来——不断推进的美国“星链(Starlink)计划”正在“虎视眈眈”,“4G跟跑、5G并跑、6G领跑”的时代任务仍在前方不断召唤。幸而,今日头顶的苍穹中,颗颗中国明“星”正在熠熠生辉,沐浴在大国科技的金色光辉之下,青年科技工作者的梦想只会更加闪亮。“未来,我会持续深耕在‘空天地海一体化’的6G应用场景之中,但愿能为服务民生献上一份绵薄力量。”他说。


【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版权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分享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