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名词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科技名词  >  科技名词
环境监测
发布时间:2024-10-10     作者:   来源: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   分享到:

环境监测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定义:通过对人类和环境有影响的各种物质的含量、排放量的检测,跟踪环境质量的变化,评价达标排放水平,为环境管理、污染治理等工作提供基础和保证的活动。

学科:化工_通类

相关名词:环境标准 常规监测 环境污染物

【延伸阅读】

环境监测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对代表环境污染和环境质量的各种环境要素(环境污染物)进行监视、监控和测定,从而为环境保护、环境质量管理和评价提供科学依据的过程。

现在,环境监测已经不再局限于对污染物的监测,而是扩展延伸为对生物、生态变化大环境的监测。环境监测机构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有关的标准、法规,全方位、多角度连续地获得各种监测信息,实现信息的捕获、传递、解析、综合及控制。

环境监测主要由采样技术、测试技术、数据处理技术构成。其监测程序一般为:接受任务、现场调查和收集资料、监测方案设计、样品采集、样品运输和保存、样品的预处理、分析测试、数据处理、综合评价。环境监测结果的科学、准确,有赖于监测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充分准备,以及监测过程中每一细节的把握。其中,监测之前制订切实可行的监测方案尤为重要。

在明确监测目的的前提下,监测方案主要由以下三方面组成:

1.采样方案,包括设计网点、采样时间、采样频率、采样方法、样品的运输、样品的储存、样品的处理等;

2.分析测定方案,包括监测方法的选择、监测操作、制定质量保证体系等;

3.数据处理方案,包括数据处理方法、监测报告、综合评价等。

环境监测的类型有:

1.监视性监测,又称常规监测或例行监测。是监测站第一位的工作,对各环境要素进行定期的经常性的监测,用以确定环境质量及污染状况、评价控制措施的效果,衡量环境标准实施情况,积累监测数据,一般包括环境质量和污染源的监督监测。中国现已初步形成了各级监视性监测网站。

2.特定目的监测,又称特例监测或应急监测。是监测站第二位的工作,按目的不同分为污染事故监测、纠纷仲裁监测、考核验证监测、咨询服务监测。

3.研究性监测,又称科研监测。属于高层次、高水平、技术比较复杂的监测,通常由多个部门、多个学科协作共同完成。其任务是研究污染物或新污染物自污染源排出后,其迁移变化的趋势和规律,以及污染物对人体和生物体的危害及影响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