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家庭百科  >  法律知识
认识“统一教”:防范膜拜团体的招募和控制(下)
发布时间:2024-02-08     作者:邵鹏   来源:《科学与无神论》杂志2023年第3期   分享到:

【内容提要】“统一教”是文鲜明在韩国创立的膜拜团体组织,其教义主要包括通往救赎之路的三个历程,即创造、堕落和重生,祝福仪式是最重要的仪式。“统一教”通过把潜在对象分成思考者、感受者、行动者和信仰者四种人格模型来对其进行招募,使用行为控制、思想控制、情绪控制和信息控制的方式对成员进行影响和转化。在面对“统一教”等类似组织时,若发现头目的独裁性、招募的欺骗性和成员失去独立性等特征则可以判断其膜拜团体的性质。通过对“统一教”的全面认识,对于防范和打击膜拜团体的传教和渗透活动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 键 词】“统一教”   文鲜明    招募    控制    防范

【作者简介】邵鹏,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哲学教研部助理研究员。

认识“统一教”:防范膜拜团体的招募和控制(上)

三、“统一教”的招募手段和控制方式

(一)通过划分四种人格类型来招募新成员

大多数被招募加入膜拜团体的人都是处在他们生活中压力最大的时候。这种压力往往源自某种重大的变故:失恋、失去亲人、丢掉工作、遭遇重大疾病等。在这种状态中,人们往往迷失生活的方向,其防御机制处于很脆弱的状态,特别容易让膜拜团体趁虚而入。招募并不是一个瞬间,而是一个过程,被事业驱使的企业白领们,会被同事告知参加某种“课程”后将得到前所未有的成功;希望自己被社会需要的大学生们,会和膜拜团体招募者交朋友,在他们的劝说下参与团体的讲座,讨论某些社会问题……招募者会去了解潜在招募者的所有信息,包括他的工作、兴趣、社会关系、梦想等,他们能获取的信息越多,这个人被操控的几率越大。

具体到“统一教”,他们通过了解到的信息对潜在招募者进行定位,用四种人格模型来招募新成员:思考者、感受者、行动者和信仰者。

1. 思考者。思考者是相对理性的群体,其中知识分子较多。并不是知识分子或者说理性的人就不会加入膜拜团体,一旦用对了方法,这类人有时候比其他人更容易被骗。“统一教”有对付知识分子的方式,比如他们会给这类人看一些诺贝尔奖得主在某个膜拜团体主办的科学会议上的照片,或者和哲学家讨论各种终极话题。故意给被招募对象一个错误的印象:这些科学界和学术圈的巨头们也是膜拜团体的支持者和参与者。而事实上这些巨头只是膜拜团体花重金请来和他们的教主见个面而已。

2. 感受者。感受者则是相对感性的人,他们做事主要靠感情引导。“统一教”向这类人输出和强调在他们的组织中会多么的幸福,他们的组织就像一个大家庭一样温暖。教会经常和这类人谈论爱情,谈论世界上真正的爱是多么的稀缺。感受者在这样的群体中会极度渴望被他人接受,因此教会会为他们营造一种无条件认可的温馨的氛围。

3. 行动者。行动者以目标为导向,注重身体力行。他们喜欢挑战,努力去完成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教会会让这类人看到世界上的贫穷和苦难,并向他们传授一些能够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并告诉他们教会已经这样做了很久了。目的是让他们感受到这里是全世界唯一有行动计划的组织,只有加入这个组织才有可能通过行动去修复和治愈这个千疮百孔的世界。

4. 信仰者。信仰者是以精神为导向的人。他们喜欢追求神的存在,或者寻找生命的意义。而且他们可能会喜欢和别人分享自己经历的所谓神迹,比如奇异的梦、异象、启示等等。这类人有时候可能不是被动招募而是主动加入的,因为他们相信是某种神秘力量引导他们加入某个膜拜团体的。但是这类人往往并不是膜拜团体被招募对象的主流(因为大量膜拜团体并不是真正的信仰组织),被招募者以感受者和行动者为主。思考者通常能够成长为组织里的头目物。

有了这种人格模型来指导招募工作,再加上背后数百个前线组织的运作,“统一教”组织起一张广泛的招募网络,吸引各种各样的人。

(二)控制成员的四种方式

心理学家利昂·费斯廷格(Leon Festinger)认为,一个人需要维持生活的秩序和意义,需要认为他是在按照他的自我形象和价值观行事。如果他的行为因为某种原因而改变,他的自我形象和价值观也会随之改变。“统一教”和类似的膜拜团体组织的重要一点是,它们故意通过一些手段制造上述的这种不和谐,并利用这种不和谐来控制人,这些手段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 行为控制。行为控制是对一个人物质方面的控制,既包括对其生活环境的控制,比如衣食住行方面,也包括对其工作、仪式等方面的控制。“统一教”教徒几乎没有睡眠,只能吃垃圾食品。教徒们在一起吃饭、工作、开会,甚至睡在同一个房间。个人主义是不被允许的,他们不鼓励与异性建立密切的关系,只有在文鲜明本人或其代理人的安排下才能结婚。他们通常有十分严格的时间表,时间表中大量的时间被分配给了宗教仪式和相关活动,在这个过程中还必须完成特定的目标和任务。这些仪式包括言谈举止、姿势、面部表情等等。“统一教”融入了很多韩国的习俗,文鲜明看望成员时会脱掉鞋子、跪坐在膝盖上,向年长的教徒鞠躬,这样会让那些教徒觉得自己很受重视。“统一教”教徒们还被要求参加政治示威和其他由文鲜明支持的援助事业、候选人和公职人员的活动。

2. 思想控制。思想控制是对成员进行彻底的洗脑,使他们将教义内化于心,融入到一个新的语言及思维系统当中,并用思维阻断术保持他们的思想。在膜拜团体中,教义是唯一的真理,不仅用于过滤传入的信息,还规定了阅读这些信息的方式。这些教义通常都是绝对的、二元对立的。一些组织把复杂的情况浓缩并简化,并给它们贴上标签。“统一教”中当教徒与地位高于或低于自己的人发生矛盾时,就被称为“该隐-亚伯问题”。这个术语本身就规定了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该隐必须追随并服从亚伯,而不是像《旧约》当中那样杀死亚伯。在一个“好”教徒的脑海里,是不能允许对地位高于他的人的不当行为进行批判性思考的。思维控制的另一个关键方面是训练成员屏蔽任何对组织有害的信息。这道防线包括否认对方、合理化自己、为自己的行为作辩护以及死心塌地的信任。如果传递给组织成员的信息被认为是对头目、教义或组织的攻击,那么这道防线将被竖起,成员们被训练得不会相信任何形式的批评,批评的内容也已经被预设为撒旦在人们心中植入的谎言。最广泛使用的控制成员思维的方式是思维阻断术,当一个成员产生了不利于组织的“坏”思想时,他就会通过一些方式阻断思维来打断这个思想,不同的组织使用不同的方式,比如集中祈祷、大声朗读或默念经文、冥想等等。这些行动在一些正统宗教中具有积极作用,但是这里被膜拜团体扭曲了。成员们一旦觉得怀疑或焦虑,就会激活这些方法,一段时间之后就会变得根深蒂固,形成条件反射,之后便很难产生自己的思想了。

3. 情绪控制。情绪控制是在控制和缩小一个人的感觉范围,其中内疚和恐惧能够让人变得易于控制。内疚是产生顺从的重要的情感手段,历史内疚感、身份内疚感和社会内疚感都可以可能被膜拜团体利用。膜拜团体中的恐惧主要有两种。第一,创造一个可能迫害成员的外部敌人,可以是虚构的也可以是真实存在的:囚禁或杀害人的某个组织、带人到地狱的撒旦、折磨心灵的心理医生、折磨肉体的变态狂等等。第二,头目的惩罚。如果成员没有做好组织内的本职工作,相应的惩罚会让人感到恐惧,比如进行肉体和精神的虐待。另外,忏悔过去的罪过也是控制情绪的手段之一。一旦成员揭露了过去的罪过,那么组织不会轻易原谅这些错误。成员一旦犯了新的错误,那么旧的罪过就会被重新提出来变成控制情绪的工具。

4. 信息控制。信息控制能够阻碍大脑进行正确的判断。困在膜拜团体中的人们,无法获得关键的信息,而且缺乏处理信息的方法。成员们很少能接触到组织以外的报纸、杂志、电视、广播节目和网络信息。一方面是他们根本没有空余时间去阅读信息;另一方面即使有时间他们接触到的也仅仅是组织的宣传材料或者经过审查的能够“帮助”他们保持专注的材料。信息控制不仅局限在信息源当中,还可能拓展到所有人际关系中。人们不被允许谈论任何批评头目、教义和组织的事情,成员之间必须相互监视,并向上级汇报不恰当的信息和活动。新成员在没有老成员的监督之下,不允许相互交谈。更为重要的是,成员们被告知禁止与前成员或批评者接触。有些组织甚至还会审查成员的电话和信件。膜拜团体内部为了控制信息将自己所谓的“真理”分成若干层次,对于教外人或新成员来说,外层的材料比较平淡无奇,只有当一个人越陷越深时,核心的教义才会显露出来。“统一教”对外显示的是一个亲美的组织,支持民主,重视家庭。而它核心的教义是美国不如韩国,最终将臣服于韩国,民主是一个在被上帝淘汰的愚蠢制度。在信息控制之下,成员们会相信外层的教义并不是谎言,只是真理有不同的层次。通过设置多层的真理,头目让成员们不可能做出客观的评估,如果有成员提出问题,他会被告知还不够成熟,不能知晓全部真理,所以他就会一直向着探寻下一层真理而努力。

以上提出的每一种控制方式都对人的思想和行动产生巨大的影响,它们形成一个控制网络,甚至可以摧毁意志力非常强的人,而且很可能正是那些意志力最强的人转变成了最狂热的膜拜团体成员。以上手段都是膜拜团体针对已经加入其中的成员进行控制的方式,对其进行总结和分析很有必要,但是更重要的是防范任何一个膜拜团体。

四、对“统一教”等膜拜团体的防范

不论是“统一教”还是其他膜拜团体,除以上招募和控制成员的手段外,它们还具有一些基本的特点或要素,即头目、招募方式和成员资格,通过考察这三个方面,一般情况下可以很快确定某个组织是否是膜拜团体或者是否有成为膜拜团体的可能性。

1. 头目。膜拜团体头目的头衔都是自封的,他们声称自己负有某一特殊使命或具有特殊的知识。他们通常将自己描述为具有克里斯玛,且专横地要求成员只能崇拜自己一人。大量的膜拜团体头目都会疯狂攫取财富,比如文鲜明和他的商业帝国。在敛财的同时他们更关注权力,当头目获得越来越多的权力之后,他们中的多数人开始相信自己鼓吹的内容,觉得自己真的是上帝或者大师。如果一个头目的背景可疑,有很强的领导力而且精心安排他的组织,该组织的权力完全集中在他身上,这个组织基本上已经具备膜拜团体的雏形。

2. 招募方式。大多数膜拜团体招募的基本特征都是欺骗。招募者在招募过程中会否认自己在进行招募活动,当被问及他们在做什么时,他们通常会说自己在分享一些有意义的东西,希望人们对此感兴趣并能进一步了解。在招募成员过程中,招募者会尽可能多地获得潜在目标的信息,以便获得对方的“弱点”,比如他与家庭成员间的矛盾,他在工作、学习中的问题等。如果遇到可能的招募者,最基本的原则是,不要将自己个人信息尤其是电话号码或地址交给此人。同时,招募者尽可能少地透露自己和团队的情况,这种不平等的信息交流是招募过程的特点,也是值得引起警觉的信号。

3. 成员资格。成员的资格是通过故意设计的、旨在破坏新成员与亲友之间的关系的活动来实现的。一个重要的方式就是要求新成员去招募他的亲友。一旦新成员的亲友对此表达出质疑或者担忧,那么新成员的上级会立即敦促他们停止在这些不愿相信的人身上浪费时间。膜拜团体还实行双重道德标准,要求成员们要在组织内公开和诚实,与此同时又鼓励成员们去欺骗和操控非成员,尤其是他们的亲友。这类团体不能自由地离开,其成员甚至不具备独立做出这种决策的能力。在未经上级允许的情况下,他们无权决定任何事。

除了作好自身防范,政府和社会层面对“统一教”等膜拜团体的重视和打击同样重要,对此可以注意以下方面:第一,重新认识膜拜团体。“统一教”这类历史悠久、体量巨大的膜拜团体,已经渗透到了经济、政治等诸多领域,并造成了严重的公众事件,对于它们的处理也不能简单将其视为宗教问题。而且新型的膜拜团体隐蔽性更强,如果与境外反华势力勾结将危及国家安全,因此我们需要重新认识膜拜团体,对其进行从理论到实践层面的全方位研究。第二,加强膜拜团体相关立法。美国在宪法第一修正案中体现了对宗教无原则的宽容,导致“统一教”的迅猛发展。我国要吸取教训,在法律层面将膜拜团体的宣传、招募等早期行为纳入打击范围,从苗头上抑制膜拜团体的发展。第三,丰富对抗膜拜团体的力量。目前我们在打击膜拜团体方面所下的力量较大,但是预防、帮扶、转换层面还略显薄弱。需要吸收社会力量对人民群众进行反膜拜团体的宣传和教育,尤其应该鼓励前成员加入到这个队伍当中来,因为他们有膜拜团体的第一手资料,熟悉招募套路和成员心理。比如美国的反膜拜团体专家史蒂文•哈桑(Steven Hassan),曾经加入“统一教”并在其中担任干部,退出后积极从事反对“统一教”和其他膜拜团体的工作,并且开发了一系列方法和课程帮助很多膜拜团体成员摆脱控制。因此动员前成员的参与能够为防范和转化工作贡献一定力量。

尾注:

1.膜拜团体,即cult,本文语境下采用此种相对中性的表述,意指邪教或破坏性膜拜团体。

2..C. H. Kwak, Outline of the Principle: Level 4, New York: Holy Spirit Association for the Unification of World Christianity, 1980, p. 2.

3.D. S. C. Kim (eds.), Day of Hope in Review, pt 2: 1974-1975, New York: Holy Spirit Association for the Unification of World Christianity, 1975, p. 177.

4.D. G. Bromley, A. D. Shupe, and J.C. Ventimiglia, “The Role of Anecdotal Atrocities in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Evil”, in The Brainwashing/Deprogramming Controversy: Sociological, Psychological, Historical and Legal Perspectives, D. G. Bromley and J. T. Richardson (eds.), New York and Toronto: The Edwin Mellen Press, 1983, pp. 139-160.

5.J. Kessler, “Sushi USA”, https://www.jdkess.com/sushi-usa, 2022-1-10.

6.M. Fisher and J. Leen, “Stymied in US, Moon’s Church Sounds a Retreat”, Washington Post, 1997-11-24.

7.L. Kliever, “Unification Thought and Modern Theology”, Religious Studies Review, No. 8, 1982, pp. 214-221.

8.S. M. Moon, Divine Principle, Washington, DC: Holy Spirit Association for the Unification of World Christianity, 1973, pp.27-28.

9.E. Barker, The Making of a Moonie, Oxford: Basil Blackwell Publisher Ltd, 1984, p. 74.

10.M. Galanter, Cults: Faith, Healing, and Coercion,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9, pp. 147-148.

11.D. Cowan and D. Bromley, Cults and New Religions: A Brief History (Second Edition), Chichester: John Wiley & Sons, 2015, p. 88.

12.S. Hassan, Combatting Cult Mind Control, Rochester: Park Street Press, 1990, p. 41.

13.L. Festinger, H. W. Riecken, and S. Schachter, When Prophecy Fails: A Social and Psychological Study of a Modern Group That Predicted the Destruction of the World, New York: Harper-Torchbooks, 1956.


【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版权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分享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