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名词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科技名词  >  科技名词
奈瑟菌属
发布时间:2024-07-05     作者:   来源:科普中国   分享到:

奈瑟菌属(Neisseria)是一群革兰染色阴性双球菌,是β-变形菌类的一属无芽孢,无鞭毛,有菌毛,专性需氧,氧化酶阳性。奈瑟菌呈球形,成对排列,形似咖啡豆的革兰阴性球菌,通常位于中性粒细胞内,而在慢性淋病时常位于细胞外,新分离株有荚膜和菌毛。

特征此菌属包括脑膜炎奈瑟菌(N. meningitidis)、淋病奈瑟菌(N. gonorrhoeae)、干燥奈瑟菌(N. sicca)、微黄奈瑟菌(N. subflava)、浅黄奈瑟菌(N. flavescens)、粘液奈瑟菌(N. mucosa)等。其中能引起人体发病的只有脑膜炎奈瑟菌和淋病奈瑟菌。典型的标本涂片,镜下在中性粒细胞内可见到成双排列的脑膜炎奈瑟菌或淋球菌。其他奈瑟菌多为人体呼吸道中寄生的正常菌群。镜下观察时多存在于细胞外。奈瑟菌属细菌常可发酵多种糖类,产酸不产气。糖发酵试验可用于鉴别此属细菌。

脑膜炎奈瑟菌与淋病奈瑟菌遗传性上十分接近,DNA序列存在70%的同源性。主要不同点表现为:

①脑膜炎球菌有多糖成分的荚膜,淋球菌分离初期有荚膜;

②脑膜炎球菌菌体内很少有质粒,淋球菌可携带几种质粒;

③脑膜炎球菌存在于呼吸道,引起脑膜炎,淋球菌引起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脑膜炎奈瑟菌俗称脑膜炎球菌,是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的病原菌。

生物学性状

1.形态与染色  

呈肾形或豆形,成双排列,两菌接触面平坦或略向内陷,直径0.6-0.8 μm。人工培养后可成卵圆形或球形。革兰染色阴性。在患者脑脊液中,多位于中性粒细胞内,形态典型。无鞭毛,无芽胞,新分离菌株有荚膜。

        2.培养特性  

        营养要求较高,常用的培养基是血琼脂平板和巧克力色平板。专性需氧,初次分离培养须供给5%-10%的CO2。37℃孵育24 h后形成1.0-1.5 mm的无色、圆形、凸起、光滑、透明,似露滴状的菌落,无溶血现象。多数菌能分解葡萄糖、麦芽糖,产酸不产气。氧化酶试验阳性。

        3.抗原构造  

        (1)荚膜多糖抗原 有群特异性,根据荚膜多糖抗原可将脑膜炎球菌分为12个血清群,对人类有致病作用的主要是A、B、C群,在我国以A群为主。

        (2)外膜蛋白抗原 有型特异性,根据此抗原各群又可分为若干型。

        4.抵抗力较弱  对干燥、热、冷、紫外线等均十分敏感。在75 %乙醇、0.1%新洁尔灭和1%石炭酸中迅速杀灭。对磺胺药、青霉素、链霉素等敏感。

       5. 致病性和免疫性

       (1) 致病物质 主要有荚膜,菌毛和内毒素。荚膜可抗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菌毛有助于细菌附着于细胞表面,利于进一步侵入。内毒素是主要致病物质,由细菌自溶或裂解释放,可使小血管、毛细血管形成血栓引起出血,严重时造成DIC、中毒性休克。

      (2) 所致疾病 脑膜炎球菌是流脑的病原菌。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也可通过病人呼吸道分泌物污染的物品而感染。潜伏期2~3天,长者可达10天。病菌在鼻咽部繁殖后侵入血流,引起菌血症或败血症。病人表现为恶寒、高烧、恶心、呕吐、皮肤或黏膜出现出血点或出血斑。细菌通过血脑屏障到达脑脊膜,产生化脓性炎症。病人表现为剧烈头痛、喷射状呕吐、颈项强直等脑膜刺激症状。爆发型流脑起病急剧凶险,若不及时抢救,常于24小时内危及生命。

      (3) 免疫性 机体对脑膜炎球菌的免疫以体液免疫为主。群特异性多糖抗体和型特异性蛋白抗体(IgM、IgG和slgA)在补体存在下能杀伤脑膜炎球菌。

      微生物学检查

       1.采集标本 标本采取病人的脑脊液、血液或刺破出血淤斑取其渗出物。由于脑膜炎球菌对低温和干燥极敏感,故标本采取后应注意保温速送,最好是床边接种。

       2.直接涂片镜检

      (1)脑脊液 经离心沉淀后,取沉淀物涂片,革兰染色后镜检,如在中性粒细胞内,外有革兰阴性双球菌,可作出初步诊断。

     (2)出血淤斑 碘酊、酒精消毒皮肤后,用无菌针头挑破出血淤斑,挤出少量液体印片,干燥后革兰染色镜检。阳性率可达80%。

     3.分离培养和鉴定 

      血液或脑脊液先接种至血清肉汤培养基增菌后,再在巧克力色平板上行画线分离。平板置于含5%-10% CO2的大气环境中孵育。挑取可疑菌落涂片染色检查,并作生化反应和凝集试验鉴定。

    4.快速诊断 

      脑膜炎球菌易自溶,病人脑脊液和血清中可有其可溶性抗原存在,故可采用已知抗体快速检测相应抗原。

     (1)对流免疫电泳 本法敏感性较好,特异性也较强,l h即可出结果。

     (2) SPA协同凝集试验 先用已知脑膜炎球菌的IgG类抗体结合在葡萄球菌A蛋白( SPA)上,然后加人待测血清或脑 脊液,若标本中含有相应抗原,则可见葡萄球菌凝集现象。

      防治原则

      预防脑膜炎球菌感染的关键是要尽快消除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及提高人群免疫力。

       我国1980年正式使用A群多糖菌苗,临床观察表明对学龄儿童和成人保护率可达90%。但此种疫苗对2岁以下婴幼儿免疫原性差,其一是因为脑膜炎荚膜多糖抗原属于T细胞非依赖抗原,免疫效果与接种者年龄有明显的依赖关系;其二,多糖菌苗诱导机体产生的IgG抗体主要为IgG2亚类,出现较迟,一般到8~12岁才能上升至成人水平。因此,婴幼儿接种多糖菌苗后往往以产生短暂的IgM抗体为主。国外采用A群和C群多糖与白喉毒素蛋白偶联的偶联菌苗接种8~10周龄的婴儿,证明这种偶联菌苗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及安全性。

      流脑的治疗首选药物为青霉素G,剂量要大。对青霉素过敏者,可用氯霉素或红霉素。

      淋病奈瑟菌俗称淋球菌,是人类淋病的病原菌。主要引起人类泌尿生殖系统粘膜的急性或慢性化脓性感染,是我国目前流行的发病率最高的性传播疾病。

       生物学性状

       1.形态与染色 呈肾形或豆形,成双排列,两菌接触面平坦或略向内陷,直径0.6-0.8 μm。人工培养后可成卵圆形或球形。革兰染色阴性。在患者脑脊液中,多位于中性粒细胞内,形态典型。无鞭毛,无芽胞,新分离菌株有荚膜。

        2.培养特性 营养要求较高,常用的培养基是血琼脂平板和巧克力色平板。专性需氧,初次分离培养须供给5%-10%的CO2。37℃孵育24 h后形成1.0-1.5 mm的无色、圆形、凸起、光滑、透明,似露滴状的菌落,无溶血现象。多数菌能分解葡萄糖、麦芽糖,产酸不产气。氧化酶试验阳性。

        3.抗原构造

        (1)荚膜多糖抗原 有群特异性,根据荚膜多糖抗原可将脑膜炎球菌分为12个血清群,对人类有致病作用的主要是A、B、C群,在我国以A群为主。

        (2)外膜蛋白抗原 有型特异性,根据此抗原各群又可分为若干型。

        4.抵抗力较弱

       对干燥、热、冷、紫外线等均十分敏感。在75%乙醇、0.1%新洁尔灭和1%石炭酸中迅速杀灭。对磺胺药、青霉素、链霉素等敏感。

      致病性与免疫性

      1.致病物质 菌落呈T1- T2型的淋球菌对人类有毒力,T3-T5型者则无;其差异在于前一类菌有菌毛,后一类菌则无。

      2.所致疾病 人类是淋球菌的唯一宿主,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淋球菌侵入尿道或生殖道而致病。母体患有淋病性阴道炎或子宫颈炎者,胎儿经产道娩出时可被感染而患淋病性眼结膜炎。间接传染是经患者用过的衣服、毛巾、用具等传染,但很少见。

       成人感染初期,一般引起男性前尿道炎、女性尿道炎与子宫颈炎,如未治疗,可扩散到两性生殖系统,引起慢性感染。

       3.免疫性 人类对淋球菌的感染无天然抵抗力,患病后血清中可出现特异性IgM、IgG和sIgA类抗体,但仍可再感染。

      微生物学检查法

      常取泌尿生殖道脓性分泌物,直接涂片,革兰染色镜检,若在中性粒细胞内发现有革兰阴性双球菌,即有诊断价值。

      防治原则

     (1)尽早确诊,及时治疗:首先,患病后应尽早确立诊断,在确诊前不应随意治疗。其次,确诊后应毫不迟疑地立即治疗,切莫坐失良机。

   (2)明确临床类型:判断是否为单纯型,或有合并症型,或播散型。临床分型对正确地指导治疗极其重要。

     (3)明确有无耐药:明确是否耐青霉素,耐四环素等,这也有助于正确地指导治疗。

     (4)明确是否合并衣原体或支原体感染:若合并衣原体或支原体感染时,应拟订联合化疗方案进行治疗。

     (5)正确、足量、规则、全面治疗:应选择对淋球菌最敏感的药物进行治疗,尽可能作药敏试验,过敏试验或β-内酰胺酶测定。药量要充足,疗程要正规,用药方法要正确。应选择各种有效的方法全面治疗。

    (6)严格考核疗效并追踪观察:应当严格掌握治愈标准,坚持疗效考核。只有达到治愈标准后,才能判断为痊愈,以防复发。治愈者应坚持定期复查,观察足够长的一段时期。

    (7)同时检查、治疗其性伴侣:患者夫妻或性伴侣双方应同时接受检查和治疗。 (8)用洁阴洗液清洗或灌洗阴部,消毒、抑菌。 抗生素治疗(药敏试验).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赵磊 - 副教授 - 中国农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