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妙招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家庭百科  >  家有妙招
粽子为什么不像包子一样做成球形呢?
发布时间:2024-06-11     作者:   来源:中国科学技术馆   分享到:

       端午节有吃粽子的习俗,大家是否已经尝到了心仪的粽子?有关粽子的文化我们暂且不谈,先来聊聊有关粽子的科学。据说今年又出了很多“奇葩”馅料:奶昔冰淇淋粽、椒盐蜜枣粽、芥末巧克力蛋黄粽……听起来就很厉害的样子,只是不知道味道怎么样。

在大家纠结要不要勇于尝鲜的时候,我把粽子从里到外研究了一番,发现了粽子里其实大有学问。比如:粽子为什么不像包子一样做成球形的呢?

从粽子外形懂力学

      粽子一开始是做成牛角的形状,后来慢慢就演变为了接近正四面体的形状,这其中缘由与粽叶有关。

       粽叶的叶脉属于平行脉,叶片上可见的脉纹在叶片中有规律地“平行”分布。如果沿着叶脉中心轴的方向弯折,叶子能够承受比较大的力,而如果是垂直于中心轴的方向受力,那叶子就很容易断了,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粽叶的包法。

       当然,正四面体还有以下优点:

       正四面体的粽子非常符合力学原则。比如在沸水蒸煮时不会变形,因为它有着类似三角形稳定性的性质,包粽子时,在确定了六条棱的长度(也就是叶子的宽)后,只能拼出一个唯一的四面体,没有发生形变的余地。

       正四面体粽子煮熟也更快,这是因为正四面体是除了球体以外总表面积最大的多面体,受热面也就更大。

       更厉害的是,正四面体粽子不管在容器中怎样摆放,躺着、立着、侧着、正着看起来都是一样的,因为它拥有“四条三重旋转对称轴、六个对称面”的特点,简单说也就是每两条对边都是相互垂直的。这就是我们看到的粽子四面体形状居多的原因所在。

       当然,日常生活中除了正四面体粽子外,也有一些包成椭圆形的,只是不常见而已。

从粽叶懂风味变化

       讲完外形,咱们再来看看这叶子也大有乾坤。虽然根据各地地理特点不同,当地民众会就地取材选用不同的粽叶,但这粽叶也是影响粽子口味好坏的关键所在。湿粽叶和干粽叶你们知道要选哪一种吗?

       打个比方,湿粽叶就当相于是茶中龙井,有着青草味的清香和新鲜的甘甜。新鲜粽叶中含有六碳和九碳的醛、醇及其相应的酯类挥发性物质,在煮熟一个粽子的时候,这些味道就会渗透入粽子中,给粽子带来“灵魂”。

       干粽叶相当于茶中的普洱,拥有叶子风干后的木质香气。这是因为粽叶在晾干过程中,这些“青草味”物质的含量逐渐降低,并同时伴随着氨基酸等物质的降解,会生成一些带有浓郁香气的挥发性风味物质。

       但有一种粽叶完全不能选,那就是“返青粽叶”。某些不法商家会用工业硫酸铜或氯化铜浸泡粽叶牟利,这种粽叶颜色鲜绿、表面鲜亮,食用后很可能会导致铜中毒,购买粽子时一定要注意鉴别哦。

从馅懂分子结构

        终于选好粽子准备开吃,这软糯可口的糯米很是让人上瘾。

       但把手弄得黏黏的剥叶子步骤,实在让许多爱粽人士望而却步。

       为什么粽子煮了之后就变得这么黏?知识点又来了!这种现象都源于一种神奇的化学变化——淀粉的糊化。

       我们食用的淀粉主要分两类,一种是直链淀粉,一种是支链淀粉

       糯米的主要成分就是支链淀粉,顾名思义,其分子结构有很多“支链”,经过高温蒸煮后,会像树枝一样相互交叉在一起,形成了网状的透明物,也叫作淀粉的糊化。支链淀粉比起直链淀粉也更难溶于水,黏性很大。

       而直链淀粉,由于没有“分叉”,结构就不如支链淀粉交错纵横来的稳定,食物黏性也更弱。豆类中直链淀粉更多些,糯米几乎100%的淀粉都是支链淀粉!大米中支链淀粉与直链淀粉的比例比较均衡,但越优质的大米,里面的支链淀粉含量就越高,口感也更Q弹软糯。

从吃粽子出你的性格

        从一颗小小的粽子,不仅能get以上知识,更重要的是,在从挑选粽子到吃的过程中,其实已经反映出你的个人性格。你骨子里是具有冒险精神的人吗?你的性格属于温和派还是火爆派?……这些问题的答案都藏在粽子里。


【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版权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分享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