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教育
“过分爱”VS“过分管”,与孩子相处,宝妈究竟该怎么做?
浙江杭州,5岁熊孩子频偷男子外卖,被发现后屡教不改,男子爆怒下单特辣蛋挞,不料,熊孩子偷吃辣进医院.......
江西某医院内,一男童狂扇奶奶脸部近半小时,期间奶奶任其掌掴,不制止不教育......
四川巴中,13岁女孩与母争吵后,从十七楼一跃而下,不治身亡,背后原因令人唏嘘........
从这些新闻中,各位妈妈看见了什么?
是病态的家庭,还是放纵的父母以及娇惯的孩子?
古人言:“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父母爱子女,就要为子女做长远的打算,这句话固然没错,但放在当代,似乎变了味道。
为什么人民生活质量上升了,反而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为什么人们都在“不顾死活”的“内卷”?
为什么寒门再难出贵子?
家庭作为孩子的第一所学堂,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的成长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家庭氛围轻松和谐,父母管教张弛有度,孩子就会更容易朝积极的方向发展,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建立更健全的人格等;
家庭氛围沉闷压抑,父母管教严苛专制,孩子就会更容易朝消极的方向发展,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可能会表现出自我价值感低,自卑,敏感,多疑等特点。
宝妈们小时候一定背过孟郊的《游子吟》吧,“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寥寥数语将一位母亲对孩子无私伟大的爱表现得淋漓尽致,母亲之爱如春日花香,夏日清风,秋日细雨,冬日暖阳,不求回报地陪伴在孩子身旁。
父母恰到好处的爱是孩子成长路上的垫脚石,父母方枘圆凿的爱是孩子成长路上的绊脚石。
当今时代是一个“鸡娃”时代,有一类父母,他们为了让自己的孩子不输于其他人,争先恐后地为孩子报各种兴趣班,培训班等,采用军事化模式训练,力求将孩子打造成他们心目中的“别人家的孩子”,然而,这种“炙热”的爱似乎要将孩子“燃烧殆尽”。
还有一类父母,他们看似“佛系”,不在乎社会激烈的竞争,将家庭中所有的爱都给孩子,满足孩子的一切需求,只为博得“佳儿一笑”。这种溺水式疼爱让孩子以自我为中心,只关注于自我满足,而缺少对他人的责任和爱。
美国心理学家Diana Baumrind将父母划分为四种类型:专制型父母、权威型父母、放任型父母、忽视型父母。
专制型父母:
父母对孩子表现出“不回应,高控制”的特点,他们对孩子高标准高要求,面对孩子犯错误,会不加解释得惩罚,很少顾及到孩子的感受和情感。这类父母的口头禅是“我是你爸(妈),你必须听我的”;“因为我说了,所以你必须做”。
在专制型父母养育下的孩子可能表现出性格胆小懦弱,缺乏独立思考和决策能力,同时当孩子组建新的家庭时,往往会以自己父母相同的方式教育孩子。
权威型父母:
父母对孩子表现出“高回应,高控制”的特点,他们在管教孩子的过程中张弛有度,严慈相济,奖惩分明,是最有利于孩子成长的一类家长。
在权威型父母养育下的孩子会有自己的主见,且负责任,能进行情绪的自我调节。
放任型(溺爱型)父母:
父母对孩子表现出“高回应,低控制”的特点,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很少,对孩子的成熟度和自控力的预期也很低,认为只要孩子健康成长就好。这类父母更容易溺爱孩子。
在放任型父母养育下的孩子往往会以自我为中心,自私,不懂得爱他人。
忽视型父母:。
父母对孩子表现出“低回应,低控制”的特点,他们跟孩子几乎是零互动,零沟通,处于脱节的状态。
在忽视型父母养育下的孩子往往表现出自卑,缺乏安全感,冷漠,自控力差等。
读到这里的读者,请你想想看,自己属于哪一类?
前面谈到父母爱子女则为之计深远,无论教育方法是否得当,不可否认的是父母的出发点是好的,因为爱,所以有期待,无论是在什么时代,父母总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龙成凤,大有一番作为。但是父母的期待要与孩子的实际情况相一致,如果二者相距过大,则问题生。试想一下,你让一个每次考试都不及格的孩子达到次次考试九十分以上的程度,是不是有点“痴人说梦”?
宝妈如何表达对孩子恰到好处的爱?
严慈相济,张弛有度
家庭教育中,宝妈作为孩子的共同养育者之一,教育步伐要与宝爸一致,慈父严母,或慈母严父,父母双方扮演好各自的角色,帮助孩子建立同一性,形成正确的认知模式。
建立公约,奖惩分明
家庭成员共同参与家庭公约的制定,每个人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并且互相监督,宝妈在孩子完成任务的时候给予一定的奖励,在孩子未完成的任务的时候给予一定的惩罚,以此促进孩子内部规则感的建立。
量身定制,独一无二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给人的启示:教学要走在发展的前面,宝妈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给孩子制定他“蹦一蹦”就可以达到的目标,循序渐进地推动孩子进步。
【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版权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分享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