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名词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科技名词  >  科技名词
宇宙大尺度结构
发布时间:2023-07-27     作者:   来源:学习强国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   分享到:

宇宙大尺度结构

large scale structure of the universe

定义:天体在比星系团更大尺度上的分布和运动特征。

学科:天文学_星系和宇宙

相关名词:巨引力源 巨壁 巨洞

【延伸阅读】

宇宙里存在着由无数个星系聚集而成的巨大构造,这就是宇宙大尺度结构。

宇宙大尺度结构就像无数个气泡密密麻麻地重叠在一起。气泡的“膜”由若干星系聚集而成,根据其形状不同,可分为纤维状(细长结构)、片状(扁平状结构)等。天文学家把其中特别巨大的结构形象地称为“长城”。气泡内部空荡荡的,几乎没有什么星系物质,被称为“巨洞”。与相邻气泡重叠的部分则密集地分布着大量星系,类似这样的星系集团称为星系团。若干星系团聚集在一起构成超星系团,若干超星系团聚集在一起则构成超星系团复合体。

我们生活的太阳系位于银河系,银河系的直径大约10万光年。典型气泡结构的直径大约1亿光年,相当于银河系直径的1000倍。到目前为止,虽然只发现了几个星系“长城”,但有的“长城”直径高达10亿光年。气泡结构彼此相连、延绵不断,庞大的星系在其中只是一个小点。

由星系聚集而成的气泡结构会以多种模式堆积,在“巨洞”深处也会有气泡结构,并分布少量星系。可以说,大尺度结构就像海绵一样,里面布满了大大小小的许多孔穴。

大尺度结构是如何形成的?研究认为,诞生之初的宇宙宛如一个火球,里面充满了炽热的气体,根本不存在恒星和星系,而且其物质分布非常均匀。诞生大约37万年后,宇宙中的物质密度只有区区0.01%的起伏。

早期宇宙中这一微不足道的密度差异却成为了大尺度结构的“种子”。随着时间的推移,宇宙中的密度差异越来越大,最后形成了星系及大尺度结构。

那么,早期宇宙物质这种密度起伏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呢?科学家认为暴胀理论是解释这一疑问的最佳答案:诞生之初的宇宙是空空荡荡的,但其中充满了巨大的能量。这些能量导致了宇宙在极短的瞬间猛烈膨胀(暴胀)。在宇宙暴胀的过程中,有些地方出现了极其微小的能量差异。暴胀结束后,以能量为基础形成了物质,于是出现了极其微小的物质密度起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