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妙招
现如今,牙膏的品牌、种类多到数都数不清,实在令人眼花缭乱。于是很多人都会有这样一个诉求:希望医生能给自己推荐一款好牙膏。无论如何,专业人士的建议一定错不了!
但说实话,这个任务真的不是大家想的那么简单!从牙膏的基本功效来讲,大多数牙膏区别并不大,往往难分伯仲;而从牙膏的特殊功效来讲,又是千差万别,也不是一两句能讲得清的!所以,选对牙膏的关键是要掌握选择原则,而非明确具体的品牌或种类。
牙膏之间差别不大
虽然牙膏的品牌、种类名目繁多,但究其本质,都是通过增加摩擦力的方式辅助牙刷完成牙齿清洁的。因此,无论哪种牙膏,摩擦剂都是其中的主角(占比为20%~60%)。
衡量摩擦剂质量的标准主要是硬度,而摩擦剂硬度的确定是有科学依据的,以“相对牙本质磨损率”(RDA)为指标。通常认为,RDA<250的摩擦剂是安全的。
生活中牙膏常用的摩擦剂有碳酸钙和水合硅石,它们分别是低硬度和中等硬度的摩擦剂。因此从摩擦剂的角度讲,多数牙膏并无明显的优劣之分,都是可以接受的。
此外,牙膏中还有一些辅助成分,如洁净剂、保湿剂、胶粘剂、芳香剂、防腐剂和水等。这其中,除保湿剂占比较大以外,其余成分含量均较低。常用的保湿剂为丙三醇、山梨醇等,主要用来防止膏体硬化并保持剂型稳定。作为非功效(没有牙病预防功效)成分,它们对牙膏的优劣并不会产生本质影响。
特殊功效因人而异
1 蛀牙易感者
此类人务必选用防蛀牙膏。而防蛀牙膏的关键成分,首选是氟化物,它是迄今为止效果最确切、最值得肯定的防蛀成分。因此,在真正意义上的防蛀牙膏中,氟化物是必需的。
所谓蛀牙易感者,可以从两方面定义:从个体角度而言,其特征是口腔里的致龋菌较为活跃,更容易形成酸性的口腔环境;从群体角度而言,其主要包括儿童、孕产妇、老年人、患有某些局部或全身疾病的人、残疾人等。这些人或是不能做好自我口腔保健,或是自身的生理或病理状况导致对蛀牙的“免疫力”降低。因此,网上所谓的“儿童、孕产妇应该避免用含氟牙膏”的观点并不科学。值得注意的是,儿童使用含氟牙膏是有特定要求的:一是要选择儿童专用牙膏;二是要控制牙膏单次用量,3岁以下儿童每次用量为一粒米(大米)大小,3~6岁儿童每次用量为一颗豆(豌豆)大小。
2 牙齿敏感者
此类人可考虑选用脱敏牙膏。目前给牙齿脱敏的途径有两条:一是药物作用于神经细胞外部,通过细胞去极化抑制神经疼痛信号传导而减轻外部刺激带来的痛觉。这类药物以可溶性钾盐为主,如硝酸钾和氯化钾,主要是钾离子会使痛觉神经麻木,缓解敏感症状;二是药物通过堵塞暴露的牙本质小管口阻隔外界刺激而减轻牙本质敏感。这类药物常见的有氟化亚锡或其他亚锡盐类、乙酸锶、Novamin、磷硅酸钙钠和精氨酸等。脱敏牙膏对轻度牙齿敏感效果相对明显,重度牙齿敏感仍需就医解决。
3 需牙齿美白者
此类人选用美白牙膏前,应对其美白原理进行充分了解。美白牙膏使牙齿变白的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是增强摩擦剂的作用,因此往往会选择高硬度的摩擦剂,如珍珠岩。而高硬度的摩擦剂,虽然具有较高的清洁能力,却也容易损伤牙齿;二是添加漂白剂,但出于安全性考虑,漂白剂的含量会受到限制,因此功效会大打折扣。基于上述事实,选择美白牙膏要更加谨慎。
其他注意事项
任何牙膏成分既要能够发挥作用,也要尽力避免不良反应。
1 清洁剂中的十二烷基硫酸钠(SLS)容易引发口腔溃疡。原本好发溃疡的人不宜选用含此成分的牙膏。
2 含氟化亚锡或其他亚锡盐类的牙膏可能造成牙齿染色,因此也要注意。
作为外用制剂,牙膏对口腔保健仅能起到辅助作用。含氟牙膏之所以效果相对显著,是因为氟主要是通过局部作用途径防蛀的。因此,寄希望于凭借牙膏的一己之力就可以解决所有口腔健康问题,那只能说是你想多了。
参考文献
1.Epple M, Meyer F, Enax J. A critical review of modern concepts for teeth whitening[J]. Dent J (Basel), 2019, 7(3):79.
2.胡德渝,主编. 口腔预防医学(第6版)[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3.Hara AT, Turssi CP. Baking soda as an abrasive in toothpastes: Mechanism of action and safety and effectiveness considerations[J]. J Am Dent Assoc, 2017, 148(11S): S27-S33.
4.Alli BY, Erinoso OA, Olawuyi AB. Effect of sodium lauryl sulfate on recurrent aphthous stomatitis: A systematic review[J]. J Oral Pathol Med, 2019, 48(5): 358-364.
来源:科普中国-创作培育计划
【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版权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分享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