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生态日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西安生态日
讨论“碳中和”,莫忘了甲烷
发布时间:2022-10-21     作者:乔思伟   来源:i自然   分享到:

“碳达峰”“碳中和”是当下热度很高的议题。但笔者发现,在各方为二氧化碳的“源”与“汇”、“排”与“固”献策之际,一支可与二氧化碳“并肩”的力量——甲烷却似乎被忽视了。

1.jpg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大气温室气体的3大元凶中,碳基化合物占两种,即氧化态的二氧化碳和还原态的甲烷。二氧化碳由于在大气中的含量高,最先得到关注。当前,大家在讨论“碳达峰”“碳中和”时,“约定俗成”把目光放在二氧化碳上。笔者认为,甲烷作为重要的碳基化合物,不该被忽视。

相关研究显示,甲烷的增温潜势是二氧化碳的15倍至30倍。当前,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比工业化之前增加了约50%,而甲烷增加了2倍。同时,甲烷还能与大气污染物如氟利昂等发生反应,产生其他温室气体,造成增温效应的叠加。另外,地球甲烷源自身也受到气候变化而增加,如青藏高原、西伯利亚广袤的冻土融化释放的巨量甲烷还在科学监测之外,其量级和增速并不确切。

更严重、更复杂且无法回避的一个矛盾是,作为还原态的甲烷,经过燃烧等化学反应后,会转化为二氧化碳。也就是说,甲烷的出现本身是一种“碳源”,其转化后,又是另一种“碳源”。这种连锁反应不是简单的算术加法,而是人类活动引致的复杂方程。例如,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被认为是固碳的功臣——通过藻类、植物光合作用固定二氧化碳,生态功效显著。

然而,据估算,湿地(不含稻田)甲烷的年释放量大约相当于全球甲烷释放量的四分之一。稻田也是湿地的一种,全球水稻种植面积约24亿亩,水稻种植排放的甲烷占人为排放甲烷的四分之一。其中的要害是:营造和保护湿地,为增加二氧化碳“碳汇”带来正效应,同时释放了甲烷碳源又带来了负效应,两者的碳通量孰大孰小?关联机制如何?湿地在“碳中和”中的效应有多大?其机制又很复杂,需要严谨科学的研究论证。

如果不考虑还原态的甲烷,“碳中和”讨论只在二氧化碳圈里打转,并以这个视野推导实现“碳中和”的顶层设计和施工图,即便所谓“碳汇”原理再周延,落实再坚决,仍难免会出现遗漏。这就如同一座矮篱笆墙的院子,致力于把柴门改建为一座坚固、严实的大门,即便大门无懈可击,但院子的安全性并没有实质的改善。在实现“碳中和”的路线图上,还希望各方莫忽视甲烷,整体统筹研究,拿出更加符合实际的蓝图。


【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版权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分享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