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利用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探索发现  >  能源利用
我国干热岩热源机制研究取得新进展
发布时间:2022-09-27     作者:蔺文静   来源:i自然   分享到:

       近日,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以下简称“水环所”)地热与干热岩研究团队在我国干热岩热源机制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研究揭示了我国不同地质背景条件下形成干热岩资源的主要控热构造及聚热作用,成果在线发表于《Gondwana Re-search》(《冈瓦纳研究》)。

       干热岩资源被认为是最具潜力的战略接替能源。水环所地热与干热岩研究团队在系统分析我国地热地质背景的基础上,创新性地将我国干热岩资源划分为强烈构造活动带、高放射性岩体分布区、沉积盆地以及近代火山活动区4个类型的潜力靶区;结合近年来中国地质调查局在不同地区开展的地热科学钻探工作,从地温场、热流值数据分布入手,分析了不同靶区的壳幔热流配分及地壳热状态,讨论了不同成因类型区干热岩资源形成的热源机制。

       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地区地壳热结构的差异控制了其深部热状况及干热岩的热源机制。以共和盆地为代表的青藏高原强烈构造活动带,表现出明显的异常加热型地壳热结构,其增厚地壳中的“低速层”为区内干热岩资源的形成提供了最重要的壳内热源;东南沿海受高放射性岩体及良好沉积盖层保温作用的双重影响,局部可表现为“热壳冷幔”型热结构,反映了高放射性岩体生热对区内浅部地壳温度场的控制作用;华北盆地则表现为典型的“冷壳热幔”型地壳热结构,其干热岩资源的勘查需要综合考虑沉积盆地内基岩面的起伏形态,以及附近是否有沟通深部幔源热源的深大断裂。该研究成果进一步完善了我国基础地热地质理论,为我国未来地热、干热岩资源靶区选址及勘查开发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该项研究工作由水环所联合深圳大学、青海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调查院、青海省环境地质勘查局等相关单位共同完成,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青海省清洁能源矿产专项资金等联合资助。



【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版权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分享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