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纵横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探索发现  >  地理纵横
拉尼娜名称的由来及形成
发布时间:2022-07-14     作者:周兵   来源:中国气象报   分享到:

拉尼娜与厄尔尼诺的名称一样,来自生活,来自热带太平洋东岸渔民对渔业与海温变化的认知。斗转星移,厄瓜多尔和秘鲁北部沿海渔民一次又一次地在渔业兴旺发达与萧条崩溃之间徘徊,而且有4年左右的周期。

渔民们发现,冷水年,渔业大丰收;暖水年,沿海的鱼群会神秘消失,为什么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水的冷暖会主宰着渔场的命运呢?数百年来,他们一直在用“拉尼娜”(La Nina)或“厄尔尼诺”(El Nino)表述新年来临前夕秘鲁沿岸海水的异常现象。西方通常称为“圣婴”,特指这种现象在圣诞节前后出现或表现得最为显著。事实上,通过对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19个拉尼娜事件冬季冷水谷值的分析,最低值出现在当年11月和次年1月的概率均为37%,在当年12月的概率仅为21%。

直到20世纪70年代,科学家发现:热带太平洋海水的异常可以造成大范围的气候异常,从而影响全球生态系统的变化和区域经济社会的波动。赤道附近东南信风将表面被太阳晒热的海水吹向太平洋西部,致使太平洋东部比西部海平面下降将近60厘米。东部底层海水上翻,致使东太平洋海水变冷;西部海水温度增高,气压下降,潮湿空气积累形成台风和热带风暴。拉尼娜与厄尔尼诺科学术语也于1997年正式进入社交媒体,不过,显然厄尔尼诺比拉尼娜更加“耀眼”。

1.png

图片来源:国家气候中心

拉尼娜与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水温度变冷以及信风的增强相关联。因此,拉尼娜实际上是热带海洋和大气共同作用的产物。在赤道中东太平洋,大气和海洋通过热量、水汽、动量在分界面上的物质相互交换而耦合在一起,海洋表层的运动主要受海表面风的牵制。来自南北半球赤道信(东)风把温暖的表层海水向西吹送,既增加了西太平洋次表层海水20℃等温线的深度,又为亚洲及印度尼西亚群岛上空气的对流和上升提供了能量;高空气流返回到东太平洋上空,并呈现下沉态势,形成热带纬圈(沃克)环流。当拉尼娜事件出现时,赤道信风会进一步加强,秘鲁沿岸海洋的冷水上涌不断加强,热带纬圈环流得到显著加强;当厄尔尼诺事件出现时,赤道信风减弱,亚洲及印度尼西亚群岛上空深对流区东移,形成相反的沃克环流。

在过去的100年间,拉尼娜与厄尔尼诺在年际时间尺度上的循环已成为最强的自然气候振荡,也是季节与年际气候预测中最重要的前兆信号。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气相互作用循环过程一般有2年至7年的周期,平均为4年。进一步的研究发现,东太平洋的循环周期为3年至7年,而中太平洋平均循环周期为2年至3年。在20世纪里共出现23次厄尔尼诺事件和22次拉尼娜事件,进入21世纪,已发生7次厄尔尼诺和6次拉尼娜事件,目前正在经历第7次拉尼娜事件,2021年将成为“双拉尼娜年”。随着全球变暖的加剧,1951年以来仅出现1次强冷事件,但已记录了3次超强厄尔尼诺事件。      (作者系国家气候中心气候服务首席专家)


【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版权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分享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