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南北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大江南北  >  大江南北
妈祖故里——湄洲岛
发布时间:2022-03-30     作者:   来源:中国国家人文地理   分享到:

妈祖,是以中国东南沿海为中心的东亚、东南亚等地区信仰的海神,是历代船工、海员、旅客、商人和渔民共同信奉的神祇。福建省莆田市湄洲岛是妈祖故里和妈祖文化的发源地。2009年9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审议决定,将“妈祖信俗”列入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样,“妈祖信俗”就成了中国首个“信俗类”世界遗产和莆田首个世界级遗产,使湄洲岛获得了一张世界名片。

1.jpg

妈祖故里湄洲岛

妈祖本姓林,名默,人们称之为“默娘”“娘妈”,湄洲岛人,生于北宋建隆元年(960年)农历三月廿三,于北宋雍熙四年(987年)去世。她在人间只停留了28个春秋,可她的名字,却被人们传颂了1000多年。

北宋雍熙四年(987年)农历九月初九,林默在湄洲湾口救助遇难的船只时不幸捐躯。传说她死后仍魂系海天,每每风高浪急、樯桅摧折之际,便会化成红衣女子,伫立云头,指引商旅舟楫,使其逢凶化吉。

2.jpg

妈祖千年大事记

3.jpg

湄洲岛妈祖祖庙夜景

妈祖文化是人们在敬仰和颂扬妈祖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物质和精神产品的总和。千百年来,人们为了缅怀这位勇敢善良的女性,到处立庙祭祀她。北宋宣和五年(1123年),因保护路允迪出使高丽,朝廷首次将“顺济”庙额赐给妈祖庙。此后,妈祖因护佑南粮北调、郑和下西洋等而被历代朝廷的14位皇帝褒封共36次,封号由2字累加至64字。每一次褒封的背后都有一段“妈祖灵应”的传说,每一次褒封又都将妈祖的地位不断提高,直至无以复加,使她成了万众敬仰的“天上圣母”“海上女神”,并逐步形成一种文化形态。

4.jpg

湄洲妈祖祖庙全景示意图

湄洲妈祖祖庙坐落在湄洲岛北部。该庙始建于北宋雍熙四年(987年),是世界上最早的妈祖庙,并历经多次重修和扩建。1987年,祖庙开始部分重建,陆续修建了钟鼓楼、朝天阁、升天楼、圣旨门(仪门牌坊)、升天亭、山门、圣父母祠、梳妆楼、妈祖石雕像、观音殿、佛殿、中军殿、五帝庙、龙凤亭、头道大牌坊、两廊、戏台等,形成了错落有致、宏伟壮观的建筑群。

5.jpg

湄洲岛鹅尾神石园

6.jpg

朝天阁,位于湄洲妈祖祖庙寝殿与升天楼之间,三层八角塔形建筑

湄洲妈祖石雕像屹立在海拔95米的祖庙山之巅,是湄洲妈祖祖庙主要景观之一。妈祖头戴冕旒,身着霞帔,手持玉如意,仪态雍容,面部慈祥,遥望大海。雕像高14.35米,由365块花岗石雕砌而成,象征着妈祖是在14.35平方千米的湄洲岛上诞生,在一年365天里每天都在保佑着人们的平安。妈祖眺望的方向正是宝岛台湾。在台湾省北港朝天宫有一尊模样相同的妈祖石像与之隔海相望,共同维护两岸的和平安宁。

7.jpg

湄洲岛妈祖石雕像



【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版权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分享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