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节日
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上元节、上元佳节、小正月、灯节等。古人称夜为“宵”,故把一年中第一个月——元月的月圆之夜正月十五称为元宵节。
在儿时记忆中,元宵节吃元宵是我最大的念想,民以食为天嘛!吃元宵象征一家人团团圆圆,而团圆则是整个春节最重要的主题,是精神和物质高度统一的节日。
“吃元宵”的传说很多,其习俗渊源和长安也有关。相传汉武帝时,长安未央宫中有一位宫女,名叫“元宵”,长年幽于禁宫,思念父母,终日以泪洗面。一次在御花园准备投井自杀时,被大臣东方朔救下,东方朔决心帮助她。东方朔是汉武帝身边的文学侍从,善辞赋,不但是一位著作颇丰的文学家,也是一位善良、机敏、诙谐有趣的人物,被誉为“智圣”。于是,东方朔对汉武帝谎称,火神奉玉帝之命于正月十五日要火烧长安城,想逃过此劫很难,唯一的办法是让宫中的“元宵姑娘”在正月十五这天做很多火神爱吃的汤圆。万岁焚香上供,传令京都家家都做汤圆,一起敬奉火神君;再传谕臣民一起在正月十五晚上挂灯,满城点鞭炮、放烟火;通知城外百姓正月十五晚上进城观灯。汉武帝准奏。“元宵姑娘”终于见到从城外进城的家人。此后,便形成了元宵节吃汤圆习俗,因做汤圆的宫女叫“元宵”,故吃汤圆也被叫成“吃元宵”。
传说很美,但不能当真。据专家考证,元宵节“吃元宵”始于宋明两代。元宵也叫汤圆,历史上别称很多,如面茧、粉果、浮圆、元宝、汤饼、圆不落角等等。我认为,元宵被南方人称为“汤圆”,也很有诗意;因它漂在碗里,像是一轮明月映在水中。天上月圆,碗里汤圆,家人团圆。
正如一首歌《卖汤圆》唱的:“卖汤圆卖汤圆,小二哥的汤圆是圆又圆。一碗汤圆满又满,三毛钱呀买一碗。汤圆汤圆卖汤圆,汤圆一样可以当茶饭。要吃汤圆快来买,吃了汤圆好团圆,汤圆汤圆卖汤圆,晚来一步只怕要卖完。”歌中核心是“吃了汤圆好团圆”。
其实,汤圆和元宵是有区别的。汤圆是用糯米粉包馅而成圆形的,元宵是把特制的馅块和湿糯米粉放在一个扁平的大竹簸箕中摇动,粘糯米粉而成圆形的,叫“摇元宵”。汤圆还有无馅的,是用水煮熟加糖吃的糯米粉小团子。
宋代诗人姜白石有一首《咏元宵》的诗:“贵客钩帘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时来。”这“市中珍品”即指初始的元宵。宋人周必大也曾写过一首《元宵煮浮圆子》。清代诗人符曾还有一首《上元竹枝词》的诗:“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而在老西安民间记忆中,有俗语“傻小子吃汤圆——囫囵吞”,从中还引出一个三四十年代流传、把元宵称“烧心蛋”的滑稽故事。有一逃荒到西安的小伙子,到西大街老关家甜食店要饭,店主施舍一碗元宵。饿极了的穷汉娃,头一回吃元宵,一口囫囵吞下肚,没咬,烧得直喊:“啥元宵?烧心蛋!”逃荒的小伙子吃了元宵,过十多天又登门要饭。时值夜晚,正遇老关家关门。店主正下饺子,听这小伙子说一天都没吃个啥。店主叫来伙计,说看娃可怜的,快给端一碗饺子。逃荒小伙子一见有点儿诧异:“我的神呀!这烧心蛋(元宵)咋长耳朵咧?”我小时候,就把元宵叫“烧心蛋”。
在西安,有关元宵的童谣不多。记得我小时候说的有一首:“高楼高,高楼高,高楼底下卖元宵。元宵圆,元宵圆,元宵不圆不要钱。”好像是从卖元宵的吆喝声移植过来的。这首童谣,比不上另外一首有关“灯笼”的童谣有趣:“灯笼会,灯笼会,灯笼灭咧回家睡。”西安民俗讲究正月十五前舅舅给外甥送灯,有歇后语“外甥打灯笼——照旧(舅)”,以此引出的一首童谣也不错,“打灯笼,照舅舅,俺舅藏在门后头。干啥呢?吓娃呢!把娃吓得叫舅呢!”“娃娃娃娃你甭哭,舅舅给娃煮元宵。元宵圆,元宵甜,我娃美美地过大年。”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老西安桥梓口有卖元宵的,唱着《数元宵》,特别好听,特别有趣。只听卖元宵的边唱边数元宵:“一个的五咧,五个的十,十个的十五咧,听好了数,二十个够咧,包上咧个请。”其中,“听好了数”即叫你听好了复核再数一下;“包上咧个请”则是给你把元宵包装好了,“请”即请走好,送客了。语言简练干脆,富含节奏韵味,尤其是大过年的听着极温馨舒服。卖元宵的每次唱数不一样,唱词也在变,总之唱数时自己似乎特高兴、特享受。“唱数”,应该是最惬意的吆喝了。
中国节庆文化中,主要的节日都和吃相联系。除过春节“吃饺子”、元宵节“吃元宵”,还有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等。有人说,中国文化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饮食文化。
西安东大街,曾经有一家新中华甜食店,卖的元宵可是西安一绝。由于选料、磨面、配馅、摇制等项工艺精细,被誉为“元宵大王”。从20世纪50年代到前些年搬走之前,新中华甜食店每年正月十五元宵节前五六天,门口总是会出现排大队的场面,几条队一下排成长蛇阵,把人行道都快占满了,四面八方的居民大老远涌来排队。如此场面,是古城西安那些年春节期间的一大景观,一度让我诧异西安人咋为元宵而疯狂呢!其实,这不仅仅是为能买上皮薄馅大、口味正宗、货真价实的中华元宵,大概也是“闹元宵”挤热闹的一种习俗吧!
【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版权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分享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