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薪火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明薪火  >  文明薪火
清远楼
发布时间:2022-01-03     作者:刘昶   来源:张家口学习平台   分享到:

“碧瓦朱甍,烨然绚彩,斗角璇题,突然凌空。”在河北张家口的宣化古城,有一座气势雄伟、造型别致、结构精巧的高大古楼,这座宏伟楼阁就是被人们誉为“第二黄鹤楼”的宣化清远楼。

image.png

张超 摄

清远楼,上悬万斤铜钟,钟声悠扬洪亮,可远传40余里,故亦称钟楼,始建于明成化十八年(公元1482年)。全楼外观3层,内实2层,通高25米,是一座重檐、多角、七十二脊的建筑。楼建在高8米、东西长28米、南北长26米的砖砌高台上,高台下有十字形拱券门洞,南与昌平,北与广灵,东与安定,西与大新四门遥遥相对,并与城内镇朔楼、拱极楼成一轴线。该楼建筑风格独特,结构精巧严谨,为我国古代建筑的精品,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image.png

王昭昀 摄

站在清远楼下,抬头仰视,可以看见楼顶层四面檐下有四块巨匾,南为“清远楼”,北为“声通天籁”,东为“耸峙严疆”,西为“震靖边氛”。顺着西边小券门的一节节青石台阶登上清远楼,便可一览古城四周的美景。一阵微风拂过,风铃叮当,笼罩在夕阳余晖下的清远楼,好似一幅古朴典雅、雄伟壮观的图画。

image.png

迟国正 摄

image.png

迟国正 摄

细看楼阁,上搪为绿色琉璃瓦顶,腰搪、下搪为布瓦顶,楼檐是由堪称工艺品的梁、柱以“升”字形支撑,梁架斗拱精巧秀丽,飞檐翘角生意盎然。楼阁有开间房5间,3间进深房,四周设一环形游廊,支立24根粗大廊柱。楼内中央悬挂“宣府镇城钟”,铸造于明嘉靖十八年(公元1539年),钟高2.5米,口径1.7米,重万斤,用四根通天柱架于楼体上层中央,用于昔日报时。民间传说,钟声敲响三下,便可祈福,一声平安幸福,二声吉祥如意,三声通达亨顺。

image.png

张超 摄

image.png

张超 摄

推开东西方向的栅栏,走进楼下券洞内,可以看到两道距今500多年历史的铁轮车辙,深处竟达30厘米,券洞顶上还有八瓣莲花图藻井。这些印记,再现了当年宣化车辚辚、马萧萧,鞭声盈耳、市井繁荣之景象。

image.png

宋强 摄

image.png

迟国正 摄

清远楼从始建年算起,迄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清乾隆皇帝北巡路过宣化府时,曾投白银10万两将清远楼修葺一新。但在抗战时期,清远楼再次被破坏,虽未濒临倒塌,但也是满目疮痍了。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积极采取措施,多次加以维修,抢救这一历史建筑。修复后的清远楼碧瓦青砖,金龙玉兽傲首长空,廊柱斗拱披红挂翠,雕梁画栋,古钟高悬,风铃叮当,显得古朴、典雅、雄伟、壮观。这一文物古迹再次恢复了青春,我们看到的清远楼依然“耸峙严疆”。

image.png

迟国正 摄

image.png

迟国正 摄

清远楼就像是一位老人,历经500多年的风雨沧桑,将宣化的变迁都珍藏在它的记忆里。


【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版权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分享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