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纵横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探索发现  >  地理纵横
新疆拜城发现一处罕见的岩盐喀斯特地貌
发布时间:2021-11-23     作者:   来源:中国矿业报   分享到:

2.jpg

这是新疆首次发现盐溶喀斯特地貌

新疆地质学家日前在距离拜城县城西北23千米处的山区,发现了一处罕见的盐溶喀斯特地貌,形态为岩盐天坑和盐溶溶洞。这是新疆首次发现盐溶喀斯特地貌。

“我从事地质工作30年,第一次见到这么典型的盐溶喀斯特地貌,在全国范围内都罕见。”新疆地矿局第八地质大队总工程师范廷宾说。

据悉,岩盐天坑南北长约150米、东西宽60米、深50米。尖锐挺拔的盐石林似一把把利剑倒插坑底,剑刃指向天空,给人强烈的视觉震撼。

“这个天坑最初也许是一个小的跌水和漏斗,大量的盐分被地表水溶蚀后,最终被地下水系统带走,跌水和漏斗不断塌陷,最终形成了石林景观。”范廷宾说。

距离天坑约1千米的一处峭壁上,还有一个由盐钟乳形成的盐溶溶洞。溶洞面积大约500平方米,有盐钟乳、盐花、盐笋、盐霜、盐柱、盐峰林等形态。据测算,洞中约有1000根盐钟乳,它们呈白色结晶状,弯弯曲曲从洞顶倒挂下来,似塔尖、如树杈,形态各异。

“在我国,常见的喀斯特地貌一般广泛发育在石灰岩地层,而盐溶喀斯特地貌发育在岩盐地层中。”范廷宾说,“因为石盐特有的水溶性,它的形成时间不会太久,基本上是以百年为单位。无论是成分构成还是形成时间,都与南方地区的喀斯特地貌有很大区别。”

至于形成原因,范廷宾解释道,卤水从溶洞壁上渗出后,向下滴落的过程中接触到干热的空气,氯化钠不断结晶、析出,形成一系列的晶体,日积月累就形成了我们看到的盐钟乳。

据了解,塔里木盆地在远古时代曾经是一片汪洋大海,在距今约70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海水逐渐退去,经历几次海进、海退的反复最终演变成几个潟湖。大约距今2000万年-2500万年前,炎热的气候让潟湖在强烈蒸发作用下急剧萎缩,随着卤水的积聚浓缩和周围山地岩石风化的电解质不断汇入湖中,最终形成了夹杂着泥岩和钙质砂岩的岩盐地层。拜城县地处塔里木盆地北缘,正是这样的地质条件才形成了盐溶喀斯特地貌景观。

溶洞是可溶性岩石中,因喀斯特作用所形成的地下空间,溶洞的形成一般是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石灰岩里不溶性的碳酸钙受水和二氧化碳的作用能转化为可溶性的碳酸氢钙。由于石灰岩层各部分含石灰质多少不同,被侵蚀的程度不同,就逐渐被溶解分割成互不相依、千姿百态、陡峭秀丽的山峰和奇异景观的溶洞,由此形成的地貌一般称为喀斯特地貌。而拜城县的这座岩盐溶洞却是另外一种地貌地质。范廷宾说:“像这根盐钟乳,长大概是80公分,这种形成估计要8到10年左右,这个速度比石灰岩地区的喀斯特地貌的石钟乳要快得多,根据资料显示,这个石灰岩地方的石钟乳形成,每年大概是0.1到3毫米左右。”

 


【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版权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分享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