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薪火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明薪火  >  文明薪火
江苏高邮龙虬庄遗址:揭开6000年前古人类的秘密
发布时间:2021-09-15     作者:   来源:扬州学习平台   分享到:

位于江苏省高邮市龙虬镇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龙虬庄遗址,四面环水,一处寻常的村落掩映在泡桐、水杉、柳树、柏树等杂树下。这里是江淮一带发现的最早的人类活动遗址。

image.png


龙虬庄遗址公园

龙虬人从哪里来?

生活在龙虬庄的龙虬人从淮河上游迁徙而来,在此生活了2000年,后来,由于海侵,这里汪洋一片,人们又迁往他乡。生活在这里的龙虬人,平均寿命30岁,40岁就是高寿了。

image.png


龙虬庄遗址雕塑

在龙虬庄遗址,发掘出居址4处,灰坑35个,墓葬40座,出土文物2000多件。墓葬中,所有遗骨排列非常整齐,都是头东脚西,朝着太阳升起的地方。

image.png


墓葬遗址

炭化稻是什么?

龙虬庄遗址上还发现了4000多粒7000——5500年之间的炭化稻米,这些稻米经历了从野生到人工栽培稻过程,序列完整,颗粒完整,为我国人工优化水稻品种的珍贵实物史料,并说明龙虬庄先民的稻作农业延续了1500年之久。这一发现将我国东南沿海一带距今5500年前的水稻栽培区从长江以南划到了淮河以南。

image.png


龙虬庄遗址碳化稻

萌萌的猪形陶罐去了哪里?

古角器大量运用,各种陶器的制作、使用,都表现了当时的生产、生活的原生态,尤其是9只猪形陶罐,犹如储蓄罐,小如茶蛊,造型逼真,略带夸张,酷似现代家养肥猪,现存于南京博物院。

image.png


萌萌的陶猪

神秘的刻画符号是什么?

1994年2月6日的《中国文物报》对龙虬庄遗址的刻划陶文作了介绍:“在遗址上采集的陶盆口沿残片上,有类似文字的刻划符号,对探究中国文字的起源亦十分重要。”之后,东京大学名誉教授松丸道雄先生以《中国四千年前的文字?》为题,在1996年3月1日的《朝日新闻》上作了介绍,称之为中国尚未公开的至宝。2003年,中央电视台网站刊载了题为《江苏考古新发现:高邮陶文早过甲骨文1000年》的文章称:“江苏省高邮龙虬庄遗址出土的陶文比甲骨文年代久远上千年,该陶文很有可能是甲骨文的起源。”在全国展出时,高邮龙虬庄陶文被誉为“中华文明的曙光”。

image.png


龙虬庄遗址出土的陶文

谁发现了龙虬庄古人类遗址?

上世纪70年代初,南京博物院的考古工作者张正祥全家被下放到高邮县一沟公社红胜大队第十三生产队劳动。有一天下雨以后,张正祥有事到公社去,在路过五队、六队时,发现这两个生产队庄台后的水渠内及其两侧岸边,暴露着大量的丽蚌壳以及鹿角、兽骨和陶片,还有双弧圈纹的彩陶钵片等。

职业的敏感和丰富的考古知识使张正祥意识到,这里至少在6000年前就有人居住过。他把这一非常有价值的发现汇报给了有关部门。直至1974年,这事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派专业人员下来调查并采集标本。

image.png


考古发现的骨器

什么时候发掘了遗址?

龙虬庄遗址得到真正的重视和发掘是从1993年开始。

从1993年4月到1996年3月,在三年的时间里,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扬州博物馆和高邮文管会组成了龙虬庄考古队,先后对龙虬庄遗址进行了四次较大规模的考古发掘,初步确认了该遗址是一处分布于大运河以东江淮地区的古文化类型,距今6000年左右。


【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版权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分享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