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巷,是城市的里子,居民生活的面子。西安是一座“老”城,每一条巷子都镌刻着古老的记忆;西安是一座“新”城,每一个日子都见证着城市的变化。
“服务十四运 奉献我的城”,西安市“塑美创佳争优”评选结果公布,十条“最美街巷”出炉。
西安市“塑美创佳争优”评选结果
信义巷
碑林区建国门里的信义巷,南起顺城南路东段北至建国五巷。这400多米的小巷生动诠释了西安的近代怀旧风情。
信义巷7号院
从上世纪50年代,辉煌繁荣的“西安平绒厂”到如今被注入了全新创意和活力的老菜场,信义巷的烟火市井气息既是文化也是生活。
充满烟火气的信义巷
汇文路
未央区汇文路,西至明光路东至文景路,全长760米,是一条人文气息十足的街巷。
汇文路
这里悬挂着的立体花墙,实现了两侧社区居民“开窗见绿”的生活坏境,改造升级的开放式口袋公园不仅方便了居民快速通行,减少交通环线人行道运输压力,还实现了“出门见景”的街巷氛围。
口袋公园
西北一路
西北一路位于西安城墙内西北角,南起莲湖路,北至习武园,西接广仁寺。
西北一路
走进西北一路,历史文化气息扑面而来,翠竹红荷、古桌木梁,精心绘制的市井记忆的老物件文化墙足以唤醒独属于那个年代的感性,旧影记忆文化墙用一张张黑白照片展示了古城的历史变迁,也给街道增添了一丝古香古色的韵味。
旧影记忆
柳衙巷
唐代长安曲江池边柳树排列成行,称为“柳衙”,南唐尉迟偓《中朝故事》中提到,“天街两畔槐树,俗号为槐衙;曲江池畔多柳,亦号为柳衙,意谓其成行列如排衙也。”柳衙巷因此而得名。
柳衙巷
高台翠耸,草木葱茏,柳衙巷将历史文化与现代城市文化融合呈现出“柳衙青青,春花漫漫”的特色自然道路景观,成排柳树的街景绿带中隐见南山。身处其中,郁郁葱葱,冲淡了闹市的喧嚣与沉闷。
荟辉东路
芸辉东路
未央区芸辉东路铺陈在北辰大道和阳光大道之间,全长1330米,整条街巷突出“香”“韵”“简”的鲜明特色,串联起城市与自然之美也展现着时尚与文化之韵。
展现时尚文化之韵的芸辉东路
初春的玉兰、仲夏的月季、金秋的桂花、映雪的腊梅,行走在这条美丽街巷,一年四季沁香扑鼻,整条街道显露着厚重的汉风汉韵。
红蕖路
红蕖路是曲江饮食一条街,位于曲江池遗址公园南侧,道路起点为曲江池南路,终点为南三环。
红蕖路
古色古香的赭红色街牌掩映在绿树间装修古朴的美食小店,仿古而时尚的门头牌匾,舒适的木质人行道,层次丰富的绿化景观。如今的红蕖路是群众们坚守家乡记忆,美食相伴舌尖的承载地。
曲江池饮食街
皇城东路
皇城东路在陕西省人民政府东侧,是长600米的小巷。曾经的这里是明代秦王府东外墙一段南北方向的道路,如今街道西侧还保留有秦王府城墙遗址,历史文化意义重大。
皇城东路
走在皇城东路上,历史文化浮雕与唐诗宋词扇面,在绿植鲜花的映衬下古朴又厚重,清新又雅致“一雕一故事、一街一花墙,一乐一韵味、一街一文化”,让这里成为了富有独特历史韵味的街景长廊。
墙面文化浮雕
冰窖巷
冰窖巷在过去是明代秦藩王宫和清代满族官僚夏季藏冰的地方,古人将冬季采集的冰块存入地面的沟道或地窖中,夏季拿出来消暑使用,作用等同于现在的冰箱,在明清时,冰窖巷就是西安的“冰工厂”。
冰窖巷简介
如今的冰窖巷,是一个集清新、典雅、休闲并充满历史文化气息的小巷,“冰裂铁艺围栏”和入口处的“水晶玻璃砖”砖墙,体现冰窖巷的历史风貌特点,唤醒西安记忆的老照片无不表达着这条老巷的古朴。
冰窖巷近照
兴善寺南街
兴善寺南街临近大兴善寺与兴善寺西街相接,南至小寨西路,附近商业业态丰富,人口密集,是西安现存已久的老街道。
兴善寺南街
干净整洁的街道、错落有致的绿植、新绘制的唐风主题文化墙,从走进兴善寺南街的那一刻起便会感受到不一样的气息,以远山为墙,以流水为道,以莲为景,入眼的是唐文化底蕴,整条街巷充满了城市记忆和烟火气息。
兴善寺南街有着不一样的文化底蕴和城市记忆
枫叶南路
枫叶南路东起高新一路西至高新二路,道路两侧银杏遍布,到了深秋这里就是名副其实的“金色巷道”。
枫叶南路
枫叶南路在改造中增设路灯、座椅、口袋公园等基础配套设,引进专业养老照护公司,营造出一派温馨舒适的宜居环境。
行人走在人行道上
如今的古城西安注入了全新的创意和活力,等你来这里遇见“最美街巷”,解锁美好生活。
【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版权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分享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