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西安
滮[biāo]池是丰镐[hào]区域内最古老的池陂之一,早在三千年前就已经存在。《诗经·小雅·白华》曰:“滮池北流,浸彼稻田。”便是明证。应该说,当时滮池的水资源不仅丰盛,而且得到了有效利用。
昆明池、镐池、滮池水系相连,一脉相承。《水经注·渭水》中记载:“镐水又北流,西北注与滮池合,水出镐池西,而北流入于镐。”经过专家研究,汉初直到北魏时期,三个池子并存的状况没有改变。由段慧敏所著的《沣河水环境变迁的初步研究》指出,“自唐代起,滮池开始淤浅,水面急剧缩小……只不过是昆明池下游的一个水池而已。”
到了宋代,滮池更加缩小,竟被称之为“圣女泉”,连名称也失去了。究其原因,还是与昆明池的兴废密切相关。滮池之水道与镐池相连,镐池之水又来自昆明池。宋代时随着昆明池的消失,滮池也就很难存在了。雨涝季节,蓄积的池沼只是暂时的,不作为它们存在的依据。
关于滮池的位置文献中多有记载,并且是以镐池作为参照的,说法也较为统一。普遍认为昆明池以北的水池应是镐池遗址,镐池以北的水池应是滮池遗址。然而,在研究中,镐池与滮池究竟在哪里,长期存在着争议。有说原“镐池”已经淹没于昆明池底了,有说昆明池遗址北的俗称的“小昆明池”就是“镐池”,有说它不是“镐池”而是“滮池”等等,而且标注了较为详细的区间。这些都是以文献结合实地考察得出的结论,成为丰镐遗址水系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为进一步的探究打下了良好的学术基础。
2005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汉长安城工作队对昆明池遗址进行铅探和试掘,最终确定了滮池的具体位置。由其所著的《西安市汉唐昆明池遗址的钻探与试掘简报》指出,“滮池位于镐池以北,遗址地处今丰镐村、纪阳寨、跃进村、桃园村和落水村之间。平面形状不规则,东西最宽约700米,南北最长约2980米,周长约7850米,面积约1.81平方千米。
“滮池东岸始于落水村南部,大致呈东北—西南走向,经丰镐村西,在丰镐村北约280米处呈弧形折向西北,经红光路王寺十字以西900米处,在纪阳寨村西约880米处与北岸相接。北岸位于跃进村东南约200米处。西岸始自跃进村东南约200米处,经桃园村东侧向东南延伸,在桃园村东南约760米处折向西南,经落水村的中部与镐池的西岸相接。
“滮池内均为淤土堆积。滮池的进水口即是镐池的出水口。滮池的出水口当位于池子北端。钻探表明,滮池的北端与一条古河道相接,这条古河道可能是镐水故道,滮池之水应流入镐水。因为滮池之水由镐池供应,所以它的废弃应与镐池同时。”
根据这一次考古发现,镐池与滮池确如文献记载是连在一起的,水量丰沛的时期基本上是混为一起的,相当于子母池。但水量较少的时候可能就会出现明显的二池并存的状况。所以在不同时期就会出现不同的记载。南朝萧梁吴均撰《庙记》曰:“长安城西有镐池,在昆明池北,周匝二十二里,溉地三十二顷。”其规模是很大的了。对此,考古学家解释说,“镐池的周长为3550米,与‘二十二里’相差甚大,但若加上彪池周长7850米,则约合汉27.4里(1尺为0.231米),约合南朝21.1—25.3里(1尺为0.25—0.3米),与‘二十二里’相差不大。大概《庙记》所载镐池的周长实为镐、滮二池的周长,因为两个池子本来就连在一起。”这应该是最恰当的解释。
灵沼、镐池、滮池是丰镐京内的重要水源,既作为生活用水,又被用作灌溉农田,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它们也是西周天子和贵族举行礼仪、接待诸侯、游乐和渔猎的重要场所。在西周时期,沣河水系的自然水流未有大的改变,沿途的池沼多是因地势低洼而形成的天然湖泊或是略加施工而成,或大或小、很少干涸。
“池水澄澈,山林倒映、蒹[jiān]葭[jiā]丛生,鸥鹭纷飞,公子悠游……”镐池、滮池被诗人们畅享歌颂当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正因如此,丰镐给人们留下了诗情画意般的美好想象。
昆明池遗址钻探试掘平面图(摘自《西安市汉唐昆明池遗址的钻探与试掘简报》,刘振东等著)
然而,自从汉唐之时修造了昆明池,情形却大为改观。昆明池既作为城市用水的重要水源,又成为贵族士子游览的重要去处,而且是镐池、滮池的补给水源。历史上昆明池、镐池、滮池曾息息相关,它们逐渐缩小甚至于最后干涸的原因,虽然与秦岭北麓的森林植被遭到破坏、沣河水系的流量减少有一定关系,或者与严重干旱造成河流断流有关,但主要是政局动荡、社会治理出现问题,沿途的河渠水堰年久失于修浚导致昆明池缺水所造成的,即以自然退化、人为毁坏和管理不善的因素为主。这是毋庸置疑的。其中唐代大规模维修昆明池堤岸时,居然填塞了昆明池流往镐池的水口,从而致使镐池和滮池逐渐干涸废弃。
(来源:西安市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西安文化遗产辑录》,主编:赵荣、李郁)
【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版权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分享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