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薪火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明薪火  >  文明薪火
直击“高考”阅卷现场,原来古人这样改试卷
发布时间:2021-06-09     作者:博物官   来源:博物官   分享到:

2021年高考已经结束啦,估计许多考生已经开始享受“人生中最长的暑假”了,接下来的工作就属于高考评卷老师的啦~

如今的高考阅卷充满了高科技:主观题扫描不到0.5秒成像、专用光纤传给各阅卷点、非选择题实行四评制评卷模式、人工智能辅助网上评卷质量监控系统……

image.png

这么多的高科技不仅减轻了阅卷老师批改几万份试卷的负担、还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考生们受到公平公正的待遇。

那么在没有高科技的古代,科举时期又是如何阅卷的呢?今天我们就带你直击古代科举评卷现场,了解“高考”阅卷流程!

宋朝之后,科举取士盛极一时。隋唐时期“一字知天命”的改卷方式为考官考生作弊提供了便利,给科举之风带来了非常大的消极影响,不利于国家选拔真正优秀的人才。为了改变科考风气,完善科举制度,政府建立了一套相当严密的阅卷程序。

1.糊名封装

正如高考试卷装订密封、考卷由专用光纤传送至阅卷点一样,古代为了避免考生信息泄露也是下了一番功夫。首先就是在考试时做到考生信息的加密的第一道程序——糊名封装。

糊名在宋代常称为“弥封”,即考生交卷以后,负责试卷处理的官员需要把试卷卷首的考生姓名、籍贯和初定等第都要封住或者裁去,这样一来就看不到考生的信息,以防考官徇私作弊。

糊名法早在武则天即位初年便已创立,但没有得到普遍使用。北宋淳化三年(992 年),将作监丞莆田陈靖上疏,建议在科举考试中使用糊名办法,得到宋太宗的采纳。

至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 年),糊名法在省试中开始实行。采用糊名法以后,宋真宗高兴地对宰臣王旦等说:“今岁举人颇以糊名考校为惧,然有艺者皆喜于尽公。”

image.png

△ 古代书院和民国时期学生考卷

北宋国子监学生郑獬的遭遇就与糊名直接相关。郑獬曾求学于湖南湘阴县的笙竹书院,后来成为国子监生。

据沈括的《梦溪笔谈》卷九记载,国子监选拔考生时,郑獬的成绩只排在第五位,心高气傲的他十分不满意自己的名次。按惯例,被录取的考生要向国子监祭酒写信表示感谢。而郑獬则在写给国子监祭酒的信中大发牢骚,将国子监祭酒比作劣等的驽马、挡路顽石,而将自己比作千里马、巨鳌。国子监祭酒看了以后暴跳如雷,咬牙切齿。

皇祐五年(1053 年),郑獬通过会试后参加殿试,殿试的考官恰恰就是那位国子监祭酒。这位考官发誓一定要让他落榜,以报复他出言不逊。阅卷的时候,当他看到一份试卷的文笔非常像郑獬的卷子,立刻毫不犹豫地将这份试卷淘汰掉。让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等到阅卷完成拆封以后,这位主考官发现被淘汰的试卷根本不是郑獬的,而郑獬已经高中状元。

如果没有糊名制度,考官带着主观因素阅卷,所批阅的卷子就失去了其公平性。因此,糊名制度是利大于弊的,它是使科举制度走向公平公正的关键一步。

image.png

△ 古代科举超等第一名金佑基考卷

2.誊录对读

然而,糊名制度还是存在一些漏洞:考生可在试卷上做暗记、考官凭借字迹辨认试卷等等……因此,誊录制度也应运而生。今有专用光纤加密传送试卷,古有专人誊录考生试卷。

宋大中祥符八年(1015),宋真宗赵恒下令设誊录院。由书吏誊抄科考试卷,考官凭借誊抄副本评卷。这种做法,也就是“易书”。

为了防止誊录书吏,规定誊录书吏不得携带墨笔,誊录所用的纸张数、墨水颜色均要一致,统一使用朱砂红笔誊录试卷。考生的原始试卷用黑墨书写,所以称为“墨卷”;而誊录后的卷子,都是用红笔写的,故称为“朱卷”。如有违反规定代人改窜者,查出后必定严惩。

image.png

△ 康熙癸未科易四房同门会试朱卷 纸本

誊录完毕后还要对考卷进行“对读”,也就是由对读官将墨卷、朱卷一起交给各位对读生校对,看誊录是否有误。校对完毕无误后,对读官要在试卷上盖章。然后才进入真正的阅卷程序。

3.选聘考官资格

现代高考阅卷老师主要以高校教师、中学教师、教研人员为主。阅卷老师要熟悉所评学科的教学和考试内容的要求,并且年龄不能超过55岁,最重要的是没有直系亲属参加当年高考。

古代科举考试的主考官称作“主司”、“主考”、“主文”、“有司”等,负责科举考试的命题、阅卷和确定录取名单,是科举公正取士的关键人物,一般由科举出身的高级官员担任,这是历代都遵循的惯例。

与现代选拔资格相似,宋代之后主考官逐渐改为临时派遣,不设任期,考试结束后归任原职,称为“权知贡举”,皇帝亲近的文学侍臣,如著名文学家欧阳修、苏轼、梅尧臣等都担任过这一职务。

明清时期进一步提高了主考官的品级,清代主持乡试的官员,称为主考,基本上是一正一副两位,都由皇帝从翰林及进士出身的官员中选派。

image.png

△ 古代贿赂考官场景

从唐代后期开始,对考官实行锁院制,从而加强对考官的管理,防止舞弊现象。据《文献通考》载:宋太宗淳化三年(992 年)正月,翰林学士苏易简被任命为主考官,“既受诏,径赴贡院”,并且将贡院锁起来,以杜绝请托。这是宋代锁院制度的开始,此后成为定制。

据《梦粱录》卷二记载:主考官入贡院之后,直至考试结束、定出等第名次以后才能出来,少则三五天,多则五十多天。而殿试一般锁院三日。锁院期间,不能会见亲戚朋友,也不得与贡院外有书信联系,主要是防止泄露考题、互通关节等科场舞弊行为的发生。

(怪不得以前班主任说出高考卷是要被关进小黑屋的……)

考官和考生之间通过做暗记的形式作弊,这就是所谓的“关节”。清代通关节的技术也随着科场规制的严密而越来越高明、越来越隐蔽,还出现了一个专门术语“用襻”,“襻”是旧时衣服上扣住纽扣的套。约定的暗号就像古代衣服上的襻扣。

钟毓龙的《科场回忆录》写道:

杭州有个叫冯培元的探花,为了报答曾经资助他完成学业的富人的厚恩,想让这位富人的儿子考上,就帮他与人约定在答卷中写两个“襻”字,富人得到“襻”字以后,心花怒放,特意重金聘请一位誊录书吏来誊录试卷。

考试结束后,富人又热情款待誊录书吏。在酒酣之际,誊录书吏得意洋洋地向富人邀功,说发现试卷中有两个字不通,帮着改掉了,而这两个字恰好是用于通关节的“襻”字,富人通过舞弊让儿子考中举人的美梦自然就落空了。

4.阅卷流程严密

如今阅卷中所存在的“多评制”以及“复核制度”在古代科考时便已经有了雏形。

在阅卷工作开始前,主考官按一定数量将考卷分成堆之后,按照抽签的方式随机分给各位同考官(副考官)。同考官与试卷都是临时匹配的,以防止考官打人情分。阅卷时,同考官只能评阅所分给的试卷,不得干预其他人阅卷或互相抽看,同考官之间也不能私自谈论试卷的内容。

试卷的“去取权衡专在主考”,同考官的作用则是向主考推荐优秀试卷。同考官首先会在他中意的试卷上批一个“取”字。批了“取”字的卷子,也称“荐卷”,送给主考官。如果主考官也中意,则会在试卷上批一个“中”字。但是双方都要在落选考卷上写下的理由,以免因为遗漏好试卷而使得有才华者落榜,也方便之后落榜生申诉查卷。

主考官有权力调阅副主考官未“取”的荐卷进行复核。落榜生也能查到自己的考卷,这也是监督阅卷人员的好办法。如果把优秀的卷子评差了,考生一旦上访,麻烦就大了,责任人是要被朝廷治罪的。

古代阅卷程序复杂,而且责任到人,并有专人监督。因此,每份朱卷上至少有6个各环节负责人的签印。誊录手、对读生的姓名、籍贯也要留下来,标注在墨卷的末尾,以备查验。

image.png

△ 古代科举考生试卷

纵观科举阅卷历史,我们不难发现现代阅卷制度与古代十分相似。

确保考试的公平公正,选拔德才兼备的人才历来都是国民关心的热点。如何实现绝对公平,打破贫富等级界限、阶级壁垒等等这些问题还需要得到进一步解决。

但随着科技不断发展,高考公平机制也逐渐完善,相信大家十年寒窗的努力最终都能得到回报,最后,祝愿各位考生金榜题名!

image.png

参考资料:

李兵. 科举关防面面观[J]. 书屋, 2005, 000(001):11-16.



【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版权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分享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