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节日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我们的节日
从端午节看艾草文化
发布时间:2021-06-08     作者:张汀   来源:中国旅游报   分享到:


时光荏苒,五月初五就在眼前。“端午”一词最早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记》,端有“初”的意思,故称初五为端五;夏历(农历)的正月建寅,按地支顺序,五月恰好是午月,端午因此而得名。此外它还有数十个名字,其文化内涵的建构开放而多样,体现了多地民众的文化创造力,影响范围覆盖全国乃至整个汉字文化圈。作为中华传统节庆文化的一部分,端午的影响范围之深远、蕴含的思想之丰富、增进文化交流共享的意义之深刻,同类型里几乎无出其右。

端午节作为节庆活动传承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2006年5月,国务院将端午节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起,端午节被列入国家法定节假日,为节俗传承提供了制度保障;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将端午节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它成为中国首个入选这一名录的传统节日。而全国各地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端午节相关项目,也多达20余项。

每年端午,我国江苏、浙江、上海、湖南、湖北、福建等地的人们都会在家门口悬挂艾草,关于这一习俗的最早记载是在晋朝。南北朝时期,为提高其“辟邪”功能,人们将艾草捆成人的形状;宋朝时,艾草则被编织成虎头形状挂于门上或者戴在头上,如今在很多地区依然保留这一习俗。

在端午期间悬挂艾草,还体现了古人很早就觉醒的卫生防疫意识。早在战国时期,人们就有农历五月是“恶月”的观念,有民谚曰:“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端午正值仲夏,气温升高、百虫活跃、易传疾病。传统中医信奉阴阳调和,认为阴阳和谐是万物滋长、生生不息的保障,而农历五月阴阳双斗、疾病多发,因此驱邪去病的主题贯穿端午始终。农历五月,艾草成熟,药性最强,有“手执艾旗招百福,门悬蒲剑斩千邪”“以艾为虎形,或剪裁为小虎,帖以艾叶,内人争相载之……以驱邪却鬼”等记载,在门前挂艾有祛瘟辟邪、祈求平安的寓意。

中国人对艾草的情有独钟,还体现于艾草在我国中医药体系中的地位,这反映了中国人传统的健康养生习惯和艾草被认可多年的医学价值。在我国的川渝、湖北、湖南等地,人们用艾叶制汤,给小儿进行药浴,取其清凉解暑、趋避虫蚁之功。《本草纲目》中谈到,艾草气味芳香,通九窍,治疾病;《扁鹊心书》记载“保命之法,灼艾第一”,灼艾作为一种中医疗法,即用燃烧的艾柱或艾条熏灸人体穴位,以祛除病痛,其中所用艾草制品,多为端午期间采集制作。

此外,民间还有食艾的习俗,新鲜的艾叶是时令美食的好材料。客家人食艾粄,赣州人喜做艾米果。安徽的部分地区,孕妇或产妇食用艾叶煮鸡蛋以暖宫、理气血、调养身体。而江南地区招牌美食——青团,外皮也是由糯米和艾叶汁混合揉制而成。

今年5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省南阳市考察调研。当天下午,他专门来到南阳市的一家艾草制品公司,对当地依托艾草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表示了肯定。这充分体现了总书记对中医药传承与发展的重视。在去年6月举办的专家学者卫生健康专题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是这次疫情防控的一大特点,也是中医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生动实践。

在全球抗疫的大背景下,防疫抗疫成了人们心中的头等大事,中华传统医药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在中医药文化复兴的契机之下,我们也应看到,端午文化中的卫生习俗与防疫仪式契合了当代追求文明生活的社会需求。

我们应当积极挖掘我国传统中医药文化与节庆文化,提升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力和影响力,向公众全面普及中医药知识和健康生活理念。利用传统中医药文化中蕴含的生活美学与人文关怀,开发“非遗旅游”“中草药研学”“中医药文创集市”等特色项目,使传统文化赋能旅游等行业并实现反哺,提升中医药类非遗项目的认知度,宣扬卫生理念,推广健康生活,“寓学于游”“寓教于乐”“寓修于休”, 激发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拓展非遗活化空间,增加文化传播路径、赓续中华文脉,让我国传统中医药文化与节庆文化在新时代生发新的文化价值。

【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版权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分享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