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名词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科技名词  >  科技名词
冻雨
发布时间:2021-01-26     作者:   来源: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   分享到:

冻雨

freezing rain

定义:过冷却水滴与物体碰撞后立即冻结的液态降水。

学科:资源科学技术_气候资源学

相关名词:雨凇 降水 逆温层

来源: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


【延伸阅读】

冻雨是初冬或冬末春初时节的一种灾害性天气。低于0℃的雨滴在温度略低于0℃的空气中能够保持过冷状态,当它落到低于0℃的物体上时,立刻冻结成外表光滑而透明的冰层。这种雨在气象学上叫冻雨,它的凝聚物叫雨凇。

我们知道,水有三种相态:液态、固态和气态。生活中最常见的是液态水。大气中的水通常是以气态的形式存在,气象上称之为水汽。水汽一般都分布在近地面层,当有上升运动发生时,它会随气流而上升,通常越往高升气温越低(一般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左右)。当气温低到0℃以下,水汽就凝结成液体或直接凝华成固体,而当上升气流托不住它们时,它们就会从云中降落下来。在下降的过程中,水的相态变化取决于下降过程中的环境温度,通常是越接近地面气温越高,高于0℃时,固态水又变身成液态了,也有一部分固态还没来得及完全融化,所以落到地面的水就是多种相态的组合:有的是雨,有的是雪,有的是冰雹,有的是湿雪,等等,气象学上统称为降水。

冻雨的形成取决于温度的垂直分布。当冷暖空气团交汇,冷空气比较重,暖空气比较轻,冷空气团就会像楔子一样插在暖空气团的下方,导致近地面的气温在0℃以下,而上面不远处的温度在0℃以上(即逆温层),再往上又降到0℃以下,形成所谓“冷—暖—冷”三明治式的温度垂直分布。而被迫抬升的暖空气上升变成水滴或冰晶后从云中落下,降落过程中,随着气温逐渐升高开始融化成水滴或过冷水,当接近地面时,环境气温再次回到0℃以下,于是水滴遇到地面物体会迅速冻凝,车、电线杆、植被及道路表面都会冻结上一层晶莹透亮的薄冰。

我国出现冻雨最多的地区是贵州,其次是湖南、江西等地,其中山区比平原多,高山最多。冻雨是一种自然灾害,它冻结在物体表面不易铲除,破坏性强;电线结冰后遇冷收缩,在冻雨重量的影响下会绷断,使通信和输电中断;交通因地面结冰而受阻,交通事故也因此增多。2020年11月17日,吉林省长春市出现了历史同期罕见的冻雨现象,给当地群众生活带来极大困难,长时间大面积停电停水,树木损毁严重,交通严重堵塞。然而,冻雨形成的雨凇也是奇异的自然风光,树枝被冰包裹,银光闪闪,建筑物上挂满了“冰溜子”,看上去晶莹剔透,千姿百态。人们纷纷走进公园,欣赏冰雪构成的童话世界。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研究员 刘芸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