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纵横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探索发现  >  地理纵横
立冬
发布时间:2022-11-07     作者:刘芸芸   来源: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   分享到:

立冬

Beginning of Winter

定义: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九节气,在11月7日或8日;表示冬季开始。

学科:大气科学_应用气象学

相关名词:二十四节气 霜降 大雪

0000.jpg

【延伸阅读】

立冬是二十四节气的第19个节气,冬季的第一个节气,一般在每年的11月7日或8日。立冬与立春、立夏、立秋合称“四立”。四季在一年中交替出现,“四立”标示着四季轮换,反映了物候、气候等多方面的变化规律,即“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立冬时节,日照时间将继续缩短,正午太阳高度继续降低,北半球获得的太阳辐射越来越少,此时地表在夏半年贮存的热量还有剩余,一般还不太冷。晴朗无风时,常出现温暖舒适的“小阳春”天气,不仅十分宜人,对冬作物的生长也十分有利。此时北方的冷空气已具有较强势力,频频南侵,有时形成大风、降温并伴随雨雪的寒潮天气。

我国幅员辽阔,除全年无冬的华南沿海和长冬无夏的青藏高原地区外,其他各地的冬季也并不都在立冬日同时开始。按气候学划分四季标准,以下半年候平均气温降至10℃以下为冬季,则“立冬为冬日始”的说法与黄淮地区的气候规律基本吻合。我国最北部的漠河及大兴安岭以北地区,9月上旬就进入冬季,北京的11月初正值深秋即将入冬,而长江流域的冬季要到“小雪”节气前后才真正开始。

立冬之后,我国南北地区的温差更加显著。11月,青藏高原大部、内蒙古和黑龙江的北部地区,平均温度已达-10℃左右,此时黑龙江省的漠河和海南省的海口,两地温差可达30~50℃。北方的许多地方已是风干物燥、万物凋零、寒气逼人,而华南仍是青山绿水、鸟语花香、温暖宜人。

古代将立冬节气分为三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入大水为蜃。

一候水始冰:立冬节气,水已经能结冰;

二候地始冻:土地开始上冻;

三候雉入大水为蜃:雉指野鸡,蜃为大蛤,立冬后,野鸡不多见了,而海边却可看到外壳与野鸡颜色、条纹相似的大蛤。古人误认为雉到立冬后变为大蛤。


【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版权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分享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