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名词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科技名词  >  科技名词
计算机体层成像
发布时间:2021-01-05     作者:   来源: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 ​   分享到:

计算机体层成像

computed tomography,CT

定义:利用精确准直的成像媒介(如X射线、γ射线、超声波等)与高灵敏度的探测器,围绕人体的某一部位采集数据,并根据需要重建出断面影像的一种成像方法。根据照射源不同可分为X射线计算机体层成像(X-CT)、超声计算机体层成像(UCT)和γ射线计算机体层成像(γ-CT)等。

学科:医学影像技术学_总论

相关名词:多层螺旋CT 轴位扫描 靶扫描

来源: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


【延伸阅读】

计算机体层成像(CT)根据照射源不同分为X射线计算机体层成像、超声计算机体层成像和γ射线计算机体层成像等。临床上所说的CT一般指X射线CT,它是目前最常用的放射诊断检查方式之一。X射线CT是用一定宽度的X射线束绕着人体某部位进行360度旋转,根据人体不同组织对X射线的吸收与透过率不同,应用高灵敏度的探测装置接收和测量穿过人体的射线强度,然后将所获取的数据利用计算机进行处理和转换,重建出人体被检部位的断面或容积图像,以发现体内病变的成像方法。

世界上第一台CT机是在1972年发明的,当时仅能用于颅脑检查。发明者英国工程师亨斯菲尔德(Hounsfield)因此于1979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现在的CT技术有了长足的发展,多排CT的诞生使心脏冠脉CT检查成为可能。近年来,CT新技术层出不穷,探测器宽至16厘米,机架转速升至每圈0.25秒,有的采用双源—双探测器模式提升时间分辨力,有的使用双层探测器提高信息采集以实现能谱成像。这些技术使得检查效率大幅提升,冠脉、肺动脉等CT扫描的成功率和精准度大幅增加,使能谱成像、全器官灌注等成为常规。再加上迭代重建算法的不断完善,使图像质量有了较大提升,尤其是辐射剂量大幅下降,降低了公众累积剂量和辐射危险。

近期,人工智能在CT中有了多方面应用,自动体位设计和扫描定位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有效降低了操作人员的感染风险并提高了扫描精度,病变的自动识别(例如肺内磨玻璃结节的早期发现)降低了医务人员劳动强度和漏诊率,智能降噪可明显提升图像质量且降低辐射剂量。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牛延涛)